2月21日下午,我调研团前往位于洛阳东郊的陈屯村采访了曾领过40年社火的老人陈运通了解了陈屯社火这一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采访了解,陈家屯社火历史悠久,是一个保存较完整的社火模式,历经漫长岁月其表演一直未间断,目前清代社旗、道具、戏衣保留完好。从其整个表演形式、道具及场面,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河洛地区原生态社火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形式,对研究河洛地区水域文化及社火团队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陈家屯社火流传较广,现在已发展到三个村,且三村因此结盟,这对研究民俗有重要意义。2012年陈屯社火被评为洛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运通介绍说,社火难领,难就难在其组织形式上,属于一种民间组织,组织涣散,主要靠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威信来组织大家,或者说以某种道德准则来约束人的行为。现存清代地亩册表明陈氏祖冢社有社地,是当时社火的重要经济支柱。同住一个村庄,以往若遇到红白大事,不靠村中某些人的帮忙,那是件很没面子或很难进行下去的事情。而大多数情况下社火的领导者都是村中的“事中人”,若他的面子都不给,那么在村中是很难混下去的。所以迫于某种压力,再忙或者什么事,只要村中出社,那些就得靠边站,一切以社火为主。若不然家里遇到什么事情,是没人去帮忙的。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冲击,社火原始的组织形式正处在崩溃的边缘。只有极少数村实现了市场化运作,而更多的民间社火组织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在调研中,我调研团发现陈屯社火的发展与保护现如今困难重重,我们不应让这一个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销声匿迹,希望有关部门看到我们的调研后可以对其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