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篇《我们仨》读后感的读后感文章,更多文章尽在美文阅读网。
《我们仨》读后感【一】《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最艰难最痛苦又长达万里的时光。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看到这里,是我第一次流泪,就那么坐在班车上。
看到第三部分,我所感的已不是初读时对“梦”的不解,而是从心底慢慢滋生的温暖气息。看这匹配的学术夫妻和他们聪明刚直的爱女,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这几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略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这野心不是他们所能拥有,他们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
我很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这样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个年代也少有的吧。这自由心与甘于平淡的心最是难得。
书里的彩页有他们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图片,还有钱媛在病床上未能完成的《我们仨》。看着这些毫无华丽朴素得令人动人的文字,让我恍然。
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
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么。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们仨》读后感【二】拿到《我们仨》这本书,实在是有些缘分。当时因为没有看到读书活动的通知而错过了报名的机会,自己还遗憾了好一会儿,谁知开学后班长便通知多了几本书,喜欢的可以过来领,我第一眼便看到了《我们仨》,就赶紧报名领了过来。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文艺女青年,但却常常下定决心一定要多读书,于是便给自己列一个长长的书单,虽然任务常常达不了标,但是知道的书名却不少。我是在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出来后,才知道她这个人的,一开始还因为先生这个尊称误以为是男人闹了不少笑话。
初读这本书时,因为不了解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理解起来很是艰难,尤其是作者杨绛在书的开篇描写钱钟书在最后弥留之际和她的女儿钱瑗住院去世这段时,用古驿道坐船和梦中看女儿来形容。我有点后悔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为什么没有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经历,这样才可更加身临其境。当我看完作者杨绛和钱钟书的生平经历后,又重新读了一遍开头,这下才理解了钱钟书为什么会被黑车拉走开会还要选择走古驿道这条路线,为什么他必须得在“小船”中睡觉,明白了在梦中怎么可以看到女儿那么多的事情,意识到他们二人的“回家”对杨绛来说是何等的打击,才明白第二部的篇名含义“我们仨失散了”,心中直涌出一阵心酸。
全书中并没有抒发出特别强烈的情感,整本书都是在描写一家三人相处的点点滴滴,钱绛先生的出生年月比我奶奶还早个十七八年,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是如此超前,两人同是无锡老乡,在清华校园中一见钟情,杨绛绛没有嫌弃钱钟书的“拙手笨脚”,钱钟书也每日为杨绛送上早餐,相濡以沫的一生令人羡慕。我们仨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悟就是原来一场势均力敌、门当户对的爱情竟是这么的圆满幸福,两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不会为柴米油盐的琐事而吵架,在国外的早上喜欢喝一大茶瓯的印度lipton红茶沏的牛奶红茶,回国以后因为买不到茶叶还用三种茶叶混搭,“滇红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足以见得平时的生活情趣。丈夫也不会嫌弃妻子不会做饭,每日为妻子烹饪早餐还端到床边,两人就着锅用白水涮肉吃也吃的十分开心;两人不在一起时就通过写日记和写信来把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记下来回来好告诉对方;在面对前途的选择时两人也有过争执,但最终不会忘记要尊重对方自己做的决定,也不会在事后因为这个决定而互相责备;一家三口住在狭小的办公室,疾病缠身,也依然每天开开心心的;朋友虽少但都是脾气相投的人,每日谈天说地好不快活;即使经历了文革动乱,下放了牛棚被剃了阴阳头,被人冤枉,呕心沥血的作品被人否认,在书中也看不到一丝的不满与绝望。
在杨绛的笔下,他们的女儿钱瑗从小便深得别人喜欢,过目不忘、不爱哭闹,外公和爷爷都把她捧在手心,小小的年纪便有很强大的自制力,妈妈不让吃的东西绝不会偷吃,只会挂一滴眼泪轻轻扯妈妈的衣角,惹人怜爱;虽然从小体弱多病经常休学,但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学,还自学了俄语;小小的人儿在爸爸出差时被交代要照顾好妈妈,就自己默默地帮妈妈除去蜂窝煤上的猫屎;即使五六十岁了,也依然像个未成年的女儿,会跟妈妈撒娇跟爸爸逗嘴,三个人在一起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杨绛的描述,我觉得他们生活的幸福又快乐,但在查到的资料中我了解到钱瑗的第一任丈夫因为文革的迫害在家中自杀去世了,我想着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吧,但是作者却一笔带过只说她的女儿和第二任丈夫的幸福生活,着实让人有些欣赏杨绛先生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
《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百岁高龄时所作,我们在书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细节,不仅是对自己的丈夫和女儿的描述,还有自己的爹爹、爸爸和朋友等等,许多事情就好像是昨天才发生一样,即使是借助着日记来会议,也着实有很大的工作量。我可以想象到作者在写下这些充满幸福的瞬间时,内心是多么的留恋和不舍,这是他们的真实生活,我们无法加上“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个结局,“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让我体会到,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我也拥有和杨绛先生相似的幸福瞬间,《我们仨》描绘的是可以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细节,生活中虽然有争吵和艰苦,但总会需要乐观和希望来继续走下去。
关键词: 《我们仨》读后感800字两篇 读后感800字
上一篇:读《我爱我的祖国》有感600字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