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21:21,叨姐伴你成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玩转大学
1
前阵子叨姐刷微博,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广州广雅中学被曝出花485万采购学生手环,并打算将这批手环用于学生日常管理。
叨姐仔细研读了中标公告,发现这手环的功能真是“神通广大”。
除了监测学生出入校情况、精确定位学生在校内的位置,最让我觉得开外挂就是——它还能监测学生上课举手次数、课堂活跃度、以及运动和睡眠数据。
这一切数据会被整合进app,老师、家长和管理人员随时可以监控学生们的一举一动。
为每个学生“智能”分析出一个课堂档案。
应用起来就是这样的↓
全方位应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呵呵,可真是紧跟时代潮流。
对此,校方做出官方回应,表示手环只是代替“一卡通”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对监控学生隐私的事忽略不谈。
叨姐看了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咋的?你是带学生呢还是养宠物呢?是不是又“为了成绩”,什么都底线都可以突破?是不是只要有了一个“为你好”的口号,学生就不配拥有“隐私”了?
这些本应该给强奸犯带上的东西,怎么先给学生带上了?
2
而且,不只是手环,校服也不幸中枪。
早两年有款智能校服,在贵州十余所中小学风靡一时。它在肩部设计了两个芯片,家长和老师可通过芯片监控学生的日常。
未经许可出校门,警报会响
上课打盹儿开小差,警报也会响
和别人换校服穿,警报还是会响
甚至每天花了多少钱,家长通过手机都能随时查看
以及去年,杭州第十一中学推出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所谓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每隔30秒就会扫描一次学生的脸。
通过人脸识别和动作判断,就能对学生的上课表现进行打分,判断上课是否认真。
一分一秒的动态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更别说打个哈欠,走个神,更是不会放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法国社会思想家福柯的“全景式监狱”,指的是在一座环形建筑中,只需要一个监视者就可以实现对所有犯人的监视。
因为每个角落都会被监控到,这种环境下,就算没有人守卫在监视,犯人也迫于权力的压迫,安分守己,逐渐变成自己的监视者,实现自我监禁。
可是这种极端权力的压迫,本来是用于管理犯人,如今却被用在学生身上。
全天360度被监视,最可怕的就是学生迫于监视的压力,自己开始要求自己表演。
好的,这样的我们每天不是去上学,而是去演戏,“假装很享受”“假装很愉悦”,每个人都是“戏精”。
可当一切流于表面,谁还去真正重视自己的内心究竟学到了什么?
3
在《黑镜》第四季里,一位母亲因为孩子走丢对其产生过度保护的想法:她决定在孩子大脑植入一块芯片,监视她的一切。
有了它,这位母亲能随时定位女儿的位置,还能帮女儿屏蔽掉所有恐怖、血腥的画面。
哇,世界一片祥和?
但是,当恶犬在女孩眼里是一团马赛克,当女孩自己画出的血,也是一团马赛克时,她开始疯狂了,用铅笔扎破了自己的手指(还是只能看到马赛克),开始无休止的自残。
这就是付出隐私,消灭所谓“脏的、坏的、丑的”的代价。
最后,女孩已经失去应对世界的本能,女孩的认知错位再也没法弥补,母女之间也再无信任感可言。
这或许就是马克思所提出的“异化”——由人创造的工具或事物,后来反过来控制了人。
人成为了自己创造物的奴隶。
4
在成人的世界,电话被泄露、公共场所被偷拍,我们都会耿耿于怀。可是转过头,有些人却给孩子穿上了一件“透明”外衣,剥夺他们最基本的自由和尊严,让他们“体无遮拦”。
可是任何事都有底线,用技术束缚的教育,能给他们自由发展的可能吗?
每个孩子都不是流水线上产物,而是具备独立个性的人。尊重每个人的隐私,就是在尊重他们的自由发展。
教育的初衷,应该是把每个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部机器,更不是检测所谓“教学质量”的工具。
让学生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
推荐阅读:
“对不起,90后真的不会谈恋爱了”
接吻算性行为吗?
女大学生死于空难,键盘侠却把她隐私扒得精光
▽
能毒舌不装逼,会剁手的老司机
明晚21:21,我在玩转大学等你
觉得好看,送叨姐一朵小黄花?
上一篇:兵荒马乱
下一篇:前夫找我来复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