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不公平,但我们要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美好
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用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一起搏动。给学生以美好,让学生从生活的不公平之中感悟世界的美好,让学生在愉悦之中度过自己的快乐时光。
中国传统的教育,常常是一种苦情教育。让学生先学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读书的时候要勤、要早、要头悬梁锥刺股。然后才会在书中读出功名、读出美人、读出黄金和小米。在这种极端功利的诱使逼迫下,孩子只知道苦读,而感受不到读书学习的快乐。读书——考大学——好工作成了一条永远的独木桥。乃至,当有一天学生发现这跟独木桥与自己无缘的时候,或者挤上这跟独木桥以后,剩下的都是迷茫。
我们大多是教育孩子要牺牲美丽的现在,去换取未知的未来,最终就会只有这种迷茫和苦痛。如果让每个孩子的每个阶段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欢乐、充满了阳光,然后换取一个充满生机、欢乐、阳光的未来,不是更有价值。这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很多老师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要当老师,只是因为考了师范就当了老师,只是因为需要一份固定工作而已。当老师以后,只是因为某种惯性使然,所以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当老师而已。而这个使命问题,却从未加以考虑。
雷夫最原始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做个好老师,能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被人认同。诚然,这也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获得社会认同感的价值追求。但却经不起进一步追问,后来芭芭拉的追问,给他的价值取向一个重创:“那么,这就是你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吗?那些孩子只是帮衬吗?有谁会关心街上的路人是怎么想自己的呢?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前几天,在和妻子交流谈到了当前的课堂,包括我们对课堂的评价,基本上都是按照优质课评选标准来看的,听课的时候关注了太多的教师,却忽视了学生。我们用优质课的评价标准对环节设计、教材处理、甚至精细到了老师对一个字一个词的处理,但关注学生却很少。学生需求是什么?学生真正互动了么?参与度多少?掌握程度如何?反馈了么?学生的眼神和表情生动么?从课堂管理的角度上来看,更要关注学生需求。但老师课堂上更重视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少有老师去在自己的课堂上渗透一些育人思想,甚至说课堂上没有意识到要有自己育人理念。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但我们的课堂往往简单的只剩了知识传授和枯燥单一的训练。雷夫的吉他、雷夫的莎士比亚、雷夫的成功无捷径都一直贯穿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
我们也需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贯彻一种正确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地用他锻造学生的个性品质。无论他能不能考上大学,无论他以后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工作,但总能看到美好、看到平和、看到世界的美丽这就足够了。当他看到花开的时候会走近了来冲着花儿微笑,听到鸟鸣的时候会吹几声口哨逗弄一下,看到落叶会些许的伤感,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尖会有丝丝的感动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