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
欢迎来到拦江书院,同学们好!
以前在讲武堂讲课的时候,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当文字被创建之后,智慧就消失了。或者说,当文字被创建之后,智慧就显现了。
这两句话是矛盾的,我究竟是在说什么呢?
我是在说: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回应心里的声音。我们有智慧,那么就可以在书中读到智慧;如果心里是迷茫的、暗黑的,那么再有智慧的文字呈现在你眼前,你也是一片茫然。
有鉴于此,我们一直想寻找一本书——能够扩张认知、增强人际经验、在社会交往中变得圆润、温暖、有气场、有智慧。
上哪里找这本书呢?
忽然有一天,我眼前一亮,感觉这本书可以耶!
所以,今天隆重的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名字叫《魏坤琳的科学喂猪宝典》……呃,不对不对,是《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很多同学听了可能会想哭、想笑、想拿头撞墙,也可能会说:老雾,你推荐的这本书是给妈妈看的。我们还没结婚耶,或者孩子已经好大了,现在看一本喂猪……不是……看一本育儿的,对我有意义吗?
我要说的是:有宝宝的妈妈要看,孩子大了的妈妈更要看,还没有结婚的单身狗要看,不想要孩子的丁克也要看,甚至,你可能已经白发苍苍,和老伴儿手挽手走在黄昏夕阳之下……我建议,你手里拿上这本书。
是我神经吗?我的同学们?不。
我们在谈论认知,在谈论如何从这本书中获得力量。
《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非常有趣,文字浅显,它有一种力量打动我们的心。它告诉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引导孩子。
可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成年人、陌生人的时候,跟这本书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太大了。
如果,你想在人生的实践中获得智慧、获得智力上的感受、获得一种成就,那么我建议你把这本书的要点按照四个方法来应用。
第一个:把孩子当成成年人来看待。
尊重孩子,尊重他的独立人格。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正在睡觉,他妈呼呼闯进来了。
他很恼火,说他妈:你要尊重我的隐私。
他妈一听:嘿呦小样的,你还要隐私?你要隐私,当年出生的时候怎么不穿个裤衩?
妈妈的话在逻辑上无可挑剔,噎得他哑口无言。但是,道理不是这个样子的。
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把他视为成年人。尊重孩子,用眼光和他交流、倾听他。并且,把我们的期待降低,理解他的要求,在人际互动中,赋予他一种认知的力量。
第二个,把老板当成孩子来看待。
当老板辛苦经营时、当老板指着你鼻尖骂时,你就这么想:亲生的、亲生的。
这不是侮辱老板,也不是阿Q精神,而是赋予我们一种认知的力量。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个老板,他也有他认知不足的地方。他对待我们,有时候会不到位,不该骂我们,应该尊重的时候,他暴露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可是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抽他吗?
只有把他看成亲生的,他有缺陷,哄着他、爱护他、照顾他、给他充足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谈的“智慧”。
我们在职场上,无论是同事还是老板,你都把他当成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你倾听他的情绪化,倾听他内心的浮躁和恐惧,倾听他的绝望和呻吟。
那么,你就会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对方就会意识到:你才是他们要依赖、依靠、信服的那个人。
第三个,把陌生人当成亲人来看待。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很内敛、很保守、非常紧张、非常恐惧,像一只刺猬一样把自己缩起来。把尖露在外面,靠近我就扎你。
这样不好,我们要强大。
读完这本书后,你要意识到,陌生人没有什么存在感,他们很虚弱。那么,我们把他们当成亲人看待。
有个词叫:如沐春风。
一个人和你打交道的时候,获得一种愉悦感,他好爽,好舒服。这种爽,这种舒服来自何处?就来自于你拿他当亲人一样看待。
第四个:把亲人像当成陌生人来看待。
有太多的人非常容易在亲人面前脾气暴躁,经常在网上看到这种案例。
比如说,一位女士,在工作中脾气可柔和了,非常好说话,大家伙都夸她是一个软妹子。但是回家一进门,脸刷就变了。恶声恶气,骂声不绝,搅得家无宁日。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在现实中、在外边有一种压力,回到家中就流露出来了。这样纵然她在外边工作大伙都夸她好,可是她把自己的家弄得冰冷冷的,如同一个战场、一个坟墓,这又有什么意义?
导致这种状况的出现就是定位的失准。
她对陌生人低声下气,软语相求,但是对亲人却冷若冰霜,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把亲人当成陌生人来看待,我们知道他需要尊重,需要尊严,需要慰藉。那么,我们就慰藉他。
当一个人把这四个点做到极致,你再来看《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你就一下子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
你会说:这不就是我吗?不就是我们正在做的吗?这不就是我们能致力寻找、推广、希望所有人都获得的一种认知力量吗?
《拦江小课堂》
问题一:孩子记忆力不太好,比如读古诗词多少遍他也记不住。关于孩子记忆力的提升,雾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这个问题提的好,我就喜欢记忆力不靠谱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小时候,我训练过我的记忆力。那时我的脑子虽不说多坏,但也不像现在一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所以我就发誓,把我的记忆力训练出来。
我收集所有资料,做了很多东西,甚至还自己发明了一些很奇怪的方法。
春节之后,可能我们会把这些方法拿出来跟朋友们交流。这不光是在说记忆力,也不光是在说孩子,实际上我们希望把这些方法做成人生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教你一个法子,很快把《道德经》背下来、很快把《论语》背下来,甚至能够把《庄子》背下来……
你一听起来肯定觉得好恐怖啊,《庄子》书那老厚……厚,才能背它!人生玩的就是心跳,干的就是蠢事。
可是这个绝不是我在这里几秒钟能够说清的,它可能甚至就一句话,更多的来自于课堂上的训练。
春节后,我们的写作课上会有这种训练推出来,实现写作能力,必须有超强的记忆力。
比如读完《红楼梦》,我一说哪一页哪一节哪件事,你的脑子刷的一下把这本书打开,把这件事找到跟我交流。否则的话,你读完我和你说了半天,你说:啊?还有这事儿吗?我去查查。这样,书不就白读了吗?
关于记忆力的办法,年后我教你,你来教孩子,好不好?
问题二:我的英语不够好,如何教导孩子学英语呢?
你的英语不好?太好了。如果你的英语好,新东方俞敏洪他们吃什么?哈哈,这是开玩笑。
我们认真说,自身英语不好,很正常。每个人都有一些有缺陷的科目,看那些科目的书就像看天书一样,死活拿不下来。
当我们在孩子阶段,这些东西会困扰我们。但当我们成年之后,一定要回到孩子的阶段,把不好的科目拿出来,好好揣摩揣摩。想一想,我当时为什么拿不下来这个东西?然后探究它,思考它。
我悄悄告诉你,英语不够好,一定是口语练习不足。学英语的人都有一个感觉:英语有一个转化。什么转化?
刚学英语时,都要在脑子里把它转化成汉语跟原有的语言环境对接,这个转化在什么地方?突然有一天,英语就是英语,你不需要转化,你自如的在脑子里用英语跟他对接,这个时候,大脑里有两种语言模式。你需要寻找大脑里的语言核在,你需要训练自己。
反正你作为一个家长,天天闲着不如拿这个当成一个课题,每天琢磨、探讨、破局。
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的孩子冷眼看着:这个人怎么这么笨呐?他肯定没有你的毛病,他的毛病体现在别的地方,他会找到一个好办法,超过你。
这叫引导,这叫身教,这是看你是否喜欢自己的生命过程,是否喜欢自己家的破孩子,愿意用这种方式引导他。我希望,你喜欢。
问题三:本书作者为什么说:最好的科学养育在家里,而不是在兴趣班?
父母是跟孩子接触最多的两只生物,是这概念吧?
兴趣班的时间是有限的,增长孩子的见识,让孩子一看:哇,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破孩?还有小孩子在玩那种游戏!只是一种扩张认知而已。
更多的时候,孩子是和父母相互互动、相互接触的。
如果父母是有情趣、有生命激情的人,孩子就会和父母形成互动,他会有一生的乐观、一生的信心。她会哪怕长得很丑走在街上,就好像她是一个第一美女一样,那么她会很容易获得爱情、幸福、美满。
反过来,现实中有很多女孩,或者男孩,长得非常帅、非常美,可是他们的内心脆弱不堪,这导致了他们的爱或者生命虚弱无力。
所以,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里是最好的课堂,这是真知灼见,是现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的挑战。为了孩子,为了自身,还有,为了自我意志的扩张,我们必须完成这个营建过程。
谢谢。
《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
老规矩,留言点赞前三送本次的书。
京东满减活动进行中,点击下图小程序购买~
延伸阅读本周走进一位大师的人生:
《王阳明大传》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国际儒学专业冈田武彦花费25年心血的作品。作者以平实的笔调,运用丰富的史料,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书中,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史料互证,擅长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真实内心,补充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因而是全面了解王阳明传奇一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核心精髓的首要选择专业读本。
本周看一本怎么也看不懂的书:
《未来版图》
以2011—2017年的榜单为蓝本,在生物医学、能源材料、计算机与通信、互联网与数字媒体,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中挑选出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上有亮点的、国内读者比较感兴趣的百余家聪明公司,并以时间为经、行业为纬,梳理这些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沉浮。
旨在让读者知道,从判断一个突破性技术到真正实现技术的共享、吸收应用与再创新是一个艰难而微妙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对技术由浅入深、从点到面全面认识和理解,而要进一步将前沿知识转移、共享,则更与这个领域内核心人员和社交圈的融合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这两点,深度的技术整合应用才有可能。
本周学习一种怎么也学不好的方法:
《高效学习》
有一个关于学习的陷阱你可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我们其实无论是阅读,还是通过网络学习,归根到底不过是输入式学习。读几本政治和经济的入门书,掌握一点知识就变得满足,如果你这么想的话,这些知识就有些浪费。
因此,重要的不是向自己输入知识,而是将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输出,这才是高效学习。高效学习关键在于能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能找到独特切入点来输出知识。日本畅销书作家和田秀树向我们介绍了7个学习习惯,这些高效能人士的学习习惯能让我们走出学习的误区,走进真正的“智慧”,实现高效学习。
以上图书境外读者亦可购买。京东图书,轻松直邮200+国家和地区!下期预告 《深度学习》
上一篇:浪子张岱
下一篇:喜欢一个人之前要做的7道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