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一)
20××年,全市煤炭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以及省、市委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整顿工作,认真实施“三型五化六个一百”工程建设,进一步严整治、保安全,强基础、促发展,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工作,除安全生产形势反弹外,煤炭工业基本实现了平稳发展。
一、全市煤炭产业安全发展情况
(一)煤炭工业产值稳步增长。全市区域内生产原煤4024.18万吨,占年计划4550万吨的88.44%,同比降7.06%;实现总产值309.62亿元,占年计划210亿元的147.44%,同比增32.90%。虽然原煤产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保持平稳,有力保障了全市乃至全省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安全生产形势严重反弹。全市地方煤矿共发生事故16起、死亡88人,原煤百万吨死亡率2.41,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上升,特别是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充分暴露出工作中还存在煤矿安全基础脆弱、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基层政府及监管部门执行力弱化等问题,同时也反映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反复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严格执行“建大关小、建一关一”原则,按照“整合优化一批、技改提升一批、新建壮大一批、关闭淘汰一批、勘查储备一批”的思路,进一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技改等工作,煤炭开发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累计关闭小矿井186对,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并通过检查验收;枣庄集团、鲁能集团等24户知名企业相继兼并了80对地方煤矿。
(四)科技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坚持标本兼治、科技兴煤、科技保安,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着力提高矿井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近年来,全市累计建成综采工作面8个、普采工作面6个、机械化掘进13对、连续机械化运输73对、机械化运送人员68对、瓦斯抽放系统157对、瓦斯抽采发电8对,安装监测监控系统432对、人员定位系统394对、压风自救系统424对、供水施救系统405对、通信联络系统451对。
(五)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明显。国投富煤一矿、89个地方重点骨干煤矿等6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细冲煤矿、鲁依煤矿等7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的地质勘探、项目核准、专篇设计审查、可研编制及评审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占年计划56亿元的104%。全市煤矿的安全基础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市煤炭工业局结合实际上报了“三定”方案,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制定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竞争(聘)上岗方案,对科级以上岗位全面实行竞争(聘)上岗,构建规范高效、运转有序等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煤炭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监管、煤矿事故现场救援指导意见等制度,强化行业管理。
(二)全面安排布置全年工作。印发了《20××年全市煤炭工作要点》、《关于20××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0年生产技术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意见》,对年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从“严监管、保安全,兴科技、强基础,调结构、促发展,顺机制、抓队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并按照《关于对2016年煤炭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和立项督办的通知》精神,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和立项督办,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实行工作进度倒逼管理,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总结、履职考核、评定奖惩的主要内容,进行月检查、季通报、年考核,促进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督促指导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引导煤矿合理安排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督促指导安全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帮助解决煤炭产运销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正常生产。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顿。针对20××年1至4月煤矿安全事故反弹的严峻形势,全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各级指示精神,按照“查处与预防相结合,安全与生产同兼顾”的原则,深入开展以“安全问责、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三个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煤矿安全生产整顿工作。工作中,坚持将整顿工作与贯彻落实国务院165次、167次、173次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相结合,与省级相关部门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相结合,与深入实施“三型五化六个一百”工作建设、推进固本强基工作相结合,统筹兼顾,严管重罚,强势推进,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1.安全问责行动。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等手段,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等文件精神,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严治隐患、提升素质,狠抓现场管理、基础管理、隐患治理、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建设。严格落实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和“黄牌”预警机制,完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对安全责任不落实或酿成事故的,从严从重从快问责。
2.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市地方煤矿自4月18日起,坚持以瓦斯隐患、顶板、水患的排查治理为重点,采取企业自查、部门检查、政府督查的方式,全覆盖、拉网式、全方位、全过程查找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分级管理、报告等工作制度,坚持做到“一井一策”、对症下药。对排查出的隐患,认真落实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五到位”要求整改。对存在以停代整、以学代整、停而不整、排查走过场、整改不彻底、敷衍了事等现象的煤矿企业坚决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一些长期积存的问题。
3.打非治违行动。按照《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严打“三非”、严治“三违”、严查“三超”,重点打击手续不齐进行违法建设、超层越界开采以及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15种违法违规行为,并按照“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的要求严肃查处,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组织对矿界重叠、超层越界、证照不全、证照过期等23种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共查处问题2000余个。下发了《关于预防和惩治未经复产擅自组织生产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确保电煤供应的紧急通知》,对未复产矿井督促各县(市)区派专人24小时盯守,防止违法违规组织生产。
市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二)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煤炭产量持续增长,“保增长”成效明显。2010年,全市区域内生产原煤4329.64万吨,占年计划4200万吨的103.09%,比去年4062.53万吨增长6.57%,其中:地方煤矿生产3963.58万吨,比去年3702.26万吨增长7.06%;生产洗精煤626.85万吨,比去年583.55万吨增长7.42%。“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生产原煤19453.22万吨,是“十五”期间9399.17万吨的2.07倍;累计生产洗精煤3022.02万吨,是“十五”期间486.34万吨的6.21倍。
(二)煤炭产值增幅强劲,“促发展”再上台阶。2010年,区域内煤焦产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32.98亿元,占年计划184.63亿元的126.19%,比去年182.08亿元增长27.95%,其中:地方煤矿218.67亿元,比去年169.48亿元增长29.02%。“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煤炭工业总产值4531.73亿元,是“十五”期间188.8亿元的24倍。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左右,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28%,远超其他行业。
(三)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上项目”后劲增强。2010年,全市煤炭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7亿元,占年计划35亿元的159.14%,比上年42亿元增长32.62%。“十一五”期间,全市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21亿元,是“十五”期间56.2亿元的2.64倍。
(四)安全形势稳定好转,“保安全”再创佳绩。2010年,全市地方煤矿发生死亡事故6起、死亡9人、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为0.23,与上年同期的9起事故、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0.46相比,分别下降33.33%、47.06%和50%。“十一五”期间,全市煤矿生产了“十五”期间2.07倍的原煤,事故起数逐年减少(分别为19起、11起、6起、9起、6起),累计原煤生产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少50人,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逐年递减(由“十五”末的1.35,分别降至1.44、0.76、0.56、0.46、0.23)。“十一五”期间,全市平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60,与“十五”期间1.79相比,下降了66.48%,并实现最近连续3年无重大以上事故、连续2年杜绝了瓦斯事故的煤矿安全生产好水平。
(五)煤炭科技进步加速,“兴科技”助添活力。率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地方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活动,2010年地方煤矿投入1.76亿元,完成70对国家二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的矿井建设。煤矿专用回风井建设、壁式采煤方法、高档普采、综采工艺、支护方式改革、连续机械化运输、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以及高瓦斯矿井联网监控等工作在全省地方煤矿中处于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全行业投入资金140亿元,基本消灭了落后的穿巷式采煤和工作面木支护,累计建成壁式工作面矿井507对,高档普采矿井6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108对,新建锚喷、U型、工字钢支护矿井73对,新建机械化掘进矿井16对,新建连续机械化运输矿井66对,安装矿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58对,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矿井469对,占矿井总数的93.61%,高瓦斯矿井实现了100%井下瓦斯监测监控,并初步实现了省、市、县、矿四级联网监控,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六)资源整合整体突破,“调结构”提质增效。“十一五”期间,通过认真实施“关小建大、整合技改、管理强矿”的发展战略,狠抓资源整合、改扩建和加工转化,全市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10年全市新关闭矿井39对,“十一五”期间累计关闭矿井316对(其中关闭六证齐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矿井189对)。通过关小建大,地方煤矿矿井总数为481对(其中新建、在建矿井23对),地方煤矿生产矿井数量由“十五”期间的634对下降到458对,比“十五”末下降27.76%。全市矿井单产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矿井实际生产能力由“十五”末的5.32万吨/年提高到9.49万吨/年,单井生产能力提高43.94%。地方煤矿原煤入洗率由“十五”末的14.14%提高到22.99%。通过节能减排、取缔土法炼焦和小机焦,煤炭焦化率由“十五”末的35.06%下降到23%,一批符合环保政策、支撑力强的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陆续竣工投产,煤电、煤气、煤化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煤炭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七)电煤供应齐心协力,“保供给”支撑发展。201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组织生产供应电煤1782.7万吨,电煤供应量占全市原煤总产量的41.45%,比上年供应量增8.46%,是“十五”末的1.94倍,较好完成了保煤增电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组织供应电煤6660.34万吨,占原煤总产量的34.2%,全市累计调出原煤量7197万吨,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乃至全省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八)矿村共建稳步推进,“重民生”成效明显。2010年,煤炭行业缴纳各种税金2.9亿元,比“十五”末的1.01亿元增长177.16%;缴纳各种规费、投入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资金13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煤炭行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公益事业投资约37亿元。煤炭产业的发展,不但解决了1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煤化、煤电、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关联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体制,切实强化煤炭行业管理。“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煤矿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及改革发展工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煤炭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及时解决煤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市、县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执法支队(大队)和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市级机构改革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保留了市煤炭局并列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并根据工作实际强化工作职能,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强化全市煤炭行业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机构、组织保障。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指导,多次组织视察,及时指出煤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建议。各产煤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作,在机构、队伍、经费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予以保障。相关部门鼎力相助,协同配合,形成了推动煤炭产业安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细化目标,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产业发展计划。一是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印发了全市煤炭工作要点及配套文件,对煤炭安全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煤炭资源整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煤矿技术改造、电煤生产供应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实行立项督办,并列为科级以上干部述职和年度考核评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月检查、季通报、年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引导煤矿合理安排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及时协调解决煤炭产、运、销、技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金融危机期间煤矿的正常生产经营。三是严格落实煤炭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市煤炭局科以上干部和安全、技术人员全部挂钩基层煤炭管理部门,督促指导安全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自上而下、逐级负责、横向联系、相互监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三)强抓严管,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煤矿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坚决把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把煤炭安全生产纳入市县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实行立项督查,强化责任落实。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相关文件精神,抓住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严格煤矿安全监管执法;按照批准的地方煤矿安全监管计划,市煤炭局所有职工每月到基层、下矿井作检查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下矿井检查不少于15对。三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分级管理、报告等工作制度,全市地方煤矿基本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经常化、长期化。2010年,市煤炭局累计检查矿井248对,查出并整改安全隐患1490条,县级煤炭部门累计排查安全隐患49826条,整改率为100%。四是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工作。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狠抓39对矿井的专用回风巷建设,把131对高瓦斯矿井、7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建立健全矿井监管档案;2010年全市累计组织开展了69次瓦斯防治专家“会诊”活动,“会诊”煤矿142个;积极探索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全市安装使用瓦斯抽放系统111套,并建成了麒麟区小窑沟煤矿、富煤一矿等一批煤矿瓦斯发电建设项目,全市连续2年实现了瓦斯零事故。五是认真落实“管理保安”的政策措施。督促指导煤矿企业严格执行“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狠抓现场管理。突出抓好矿领导带班作业制度的落实,大力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抓好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六是全面推行“科技保安”各项措施的落实。全行业投资37.46亿元狠抓安全技术改造,强制推广正规壁式采煤方法,强制淘汰木支柱,大力推广应用单体液压支柱,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新建安全标准化矿井70对,提高了煤矿抗灾能力。七是以“安全生产宣传月”、“瓦斯治理行动月”、“11.25事故警示教育月”、“安全生产平安月”等活动为载体,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深入开展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煤矿违法生产和建设行为,建设煤矿安全文化,逐步消除各环节的不安全因素。
(四)汇聚合力,调优结构,切实抓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一是对现有地方煤矿实施“整合优化一批、技改提升一批、新建壮大一批、关闭淘汰一批、勘查储备一批”,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煤炭产业升级。“十一五”期间共竣工验收煤炭新建项目10个,改扩建项目68个,形成建设规模1059万吨/年,净增生产能力843万吨/年;在建煤矿18个,设计规模705万吨/年,在建煤炭扩建项目72个,设计规模1017万吨/年,预计新增能力1311万吨/年。二是按照省政府的公告,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2010年关闭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39对,原煤实际生产能力提高了15%;“十一五”期间累计关闭矿井316对,进一步优化煤矿生产布局和组织结构。三是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技改方案实施的现场指导和安全督察,抓好各个矿井整合技术改造方案的设计和审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整合矿井各种证照的变更,确保方案规范、安全实施。
(五)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认真实施科技兴煤战略。一是推进采煤技术现代化。加快煤炭科技推广运用步伐,积极推进采煤方法改革,组织召开了各种煤炭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现场会议,广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集约化水平;在全市地方煤矿全面推行壁式采煤方法和以钢代木支护技术,在煤矿积极推广以替代坑木为重点的井巷支护技术,有效降低坑木消耗,全市地方煤矿回采工作面全部淘汰了木支柱;强力提高煤矿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严格淘汰落后和禁止使用的技术装备与工艺,促使全市地方煤矿逐步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部分煤矿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有的已接近全国先进水平。二是推进矿井建设质量标准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立足于建设高产稳产矿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在大中型煤矿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实现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及装备配套,使通风质量标准化矿井、机电标准化矿井达矿井总数的60%以上;在地方煤矿推行通讯、压风和防尘供水系统“三条线”建设的安装与完善,高瓦斯矿井全面推行专用回风井建设,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基础管理水平。三是推进管理信息化。加强全市煤炭安全信息化网络建设,市煤炭局在全省首家研究开发了煤矿安全监管执法软件,建立了集安全监管执法检查、日常监督管理等信息管理平台为一体的煤矿安全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投入运行,初步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和行政处罚的信息化、规范化,规范了全市煤矿安全监管执法行为,增强煤矿安全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富源、宣威、麒麟、罗平、师宗5个重点产煤县(市)区实现了煤炭销售过磅计量信息化管理,6个主要产煤县(市)区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县乡矿”三级联网,煤矿安全状况明显改观。四是推进煤电、煤气、煤化一体化。坚持走深加工、综合利用、增值化发展路子,大力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延长煤炭产业链。在抓好煤炭洗选、确保煤炭质量、增强全市煤炭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开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努力探索煤炭产品多元化、增值化发展的路子。五是加强地方煤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夯实发展基础。围绕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的规划、指导、督促、协调工作,2010年对全市地方骨干煤矿改造、234个重点矿井建设等306个项目全部推行目标倒逼管理,加快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煤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矿区电网、双回路供电和矿区公路建设力度,为增加生产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六)多措并举,狠抓培训,努力提高煤炭行业人员素质。一是强化职工安全、采煤、地质、测量、机电等培训,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严格考核,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对煤矿企业一般从业人员,督促县级煤炭主管部门和煤矿实行强制培训、复训,提高从业队伍素质。二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与专业院校合作,通过国民教育与职业教育、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政府组织、煤矿出钱、因用施教、定向分配”的模式,五年来各类煤炭职业学校累计对口培养煤炭系统专业毕业生60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达715人。三是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先进企业和优秀人才,山东枣庄集团、山东鲁能集团、云南东源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优秀人才入驻曲靖,改善了煤炭行业所有制结构、管理结构和人才结构,推进了煤矿企业由“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模式转变。2010年,全市共举办煤炭安全、技术、管理、执法、瓦斯监测监控、矿山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专业培(复)训7.8万人(次),全市2.2万名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实现100%持证上岗作业。
(七)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精心做好全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设计单位草拟、反复征求意见、有关专家审查、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曲靖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审定通过。《规划》尊重客观实际,以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提出推进全市煤炭工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策略,并突出安全生产、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低碳发展等规划重点,为构建本质安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煤炭工业体系提供了指导,为曲靖煤炭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三)
××年,全市煤炭行业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年”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坚定信心,科学谋划,统筹安排,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基础,治理隐患,标本兼治,攻坚克难,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煤炭产业在逆境中谋求安全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一)安全生产首次实现“××瓦斯事故”,继续保持“××重大事故”,创历史最好。
全市地方煤矿发生死亡事故××起、死亡××人,百万吨死亡率为××.××,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与××年相比,事故多××起,死亡人数少××人,百万吨死亡率降低××.××%;与上级下达的事故绝对死亡人数××人的指标相比,少死亡××人,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在曲靖煤炭产业发展史上,连续第二年无重大以上事故,第一年无瓦斯事故,再创有统计数据以来最好。
(二)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地方煤矿工业总产值实现××.××亿元,创历史新高。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主动出击,拓展市场,逐步走出了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的被动局面,市域内生产原煤××.××万吨,首次突破××万吨大关,比上年的××.××万吨增长××.××%,占全省总产量××.××万吨的××.××%,继续巩固了在全省“半壁江山”的地位,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生产任务。其中,地方煤矿生产原煤××.××万吨,占全市的××.××%,比上年的××.××万吨增长××.××%;省属及其他煤矿生产原煤××.××万吨,占全市的××.××%。全煤炭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市地方煤矿工业实现总产值××.××亿元,比上年的××.××亿元增××.××%,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亿元的××.××%;规模以上煤矿企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亿元的××.××%,再创历史新高。煤炭产业的基础性、关联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煤兴—经济兴”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全年供应电煤××.××万吨,保障了滇东、雨旺、宣威、曲靖、昆明等几大火电厂的燃煤需求,为全省、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新增产能××万吨,创历史之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依托“双百工程”和××个基本建设项目,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市政府下达的××亿元投资计划超××亿元。优化配置,引外强内,从省内外引进了一批大集团、大公司,实施了××万吨/年的雨旺煤矿、××万吨/年的清水沟煤矿、××万吨/年的国投富煤一矿、××万吨/年的吉克煤矿等××个新建煤矿项目;推进整合,建大关小,关闭矿井××对,到××年底累计关闭矿井××对;固本强基,大干技改,实施了××个改扩建项目,新增产能××万吨,创历史之最。加工转化,增值增效,云南煤化工(曲靖)工业园区、越州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煤—焦—化、煤—气—化产业链越做越长、产品越做越多。
二、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
(一)领导重视,行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在省级撤销煤炭主管部门的情况下,我市不仅没有撤销煤炭主管部门,而且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把市煤炭局列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从而把“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有效推动了煤炭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稳步好转。
(二)齐心协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强化。
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市煤炭局全体干部职工实行分片挂钩联系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制度;富源县推行“四挂一驻”的挂钩驻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落实;麒麟区实行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一票否决制”,引起省委领导重视,被省委办公厅以《工作情况交流》专期登载。全市绝大多数煤矿企业能够坚持依法办矿,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狠抓安全费用的提取和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机构建设,配备安全技术人员,落实全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规章制度,狠抓技术改造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保障能力和办矿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今年以来,国务院督查组、省政府督查组多次到我市检查,对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科技引领,安全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狠抓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的,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到××年底,建成单体液压支柱矿井××对,建成锚喷、U型、工字钢支护、轻型悬移支架、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架工作面矿井××对,应用机械化掘进矿井××对,应用连续机械化运输矿井××对,安装了人车(猴车)矿井××对,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对,××对矿井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对矿井实现了联网监控,所有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l××%安装了瓦斯监控监测装置,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矿”五级瓦斯监测监控联网系统。依托市、县两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对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强制培训、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年市县两级根据实际情况培训(复训)了一大批特员,对煤矿矿长、副矿长进行了强化培训,市级组织矿长、副矿长培训××期××人;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罗平模式”,多数煤矿企业选拨高考落榜毕业生,由政府组织、煤矿出钱,到专业技术院校学习,重点培养采煤、地测、通风和机电四类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定向分配到送培煤矿工作。
关键词: 市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