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文题目:重拾博雅
博雅教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教育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以人的精神品格为培养目标,实现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博雅君子人格就已经成为教育者的最高理想,“博雅”精神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强调谈文、论艺、述道,博彩古典精华,兼取众家之长,熔古今于一炉,要有广播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辞令之功,还要坚守传统信仰和正统之道。在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目前,总书记在出访吉克斯坦途中又说:“古诗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在传统文化日益被冷落的今天,习总书记的话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教材减负,如果减掉了文化精髓和传统文化,必定得不偿失。博雅作为一种人格理想,正如《论语。中庸》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自卫反鲁,第一件事“雅颂各得其所”。渊博的古典知识,良好的文化熏陶,高尚的笃行人格,使君子表现出仪表端庄,令人敬畏的威仪,这种独有气质正是人们做追求的博雅精神和君子风度。
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来说,必定需要一批人从文字中寻找并记忆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否则当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变成图书馆里的化石,在标榜什么中华文化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论语》里还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被置于首。重拾博雅,在全社会大力宏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迈出的第一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自然也应该与时俱进。继承并发扬博雅的价值观念,在知识急剧扩增的时代适应教育普及的需要,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乃知道的人格与生命智慧养成的多重目标,是当代教育必须应对的挑战。
重拾博之精神,雅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高一:徐颖
点评: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文章将主题诠释的很好,希望小作者继续努力,加油。
点评老师:孟祥琦
关键词: [2016期末征文]重拾博雅 传统文化 知识 人格 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