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扁担,与其说是一种劳动工具,倒不如说,是一部记载父亲别样风采和高尚人生的史书更为确切。 只要打开这部“史书”,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父亲的“美文佳作”和“动人的故事”。而且每篇的品位,都是那么高,高得出乎人们意料,高得令人肃然起敬。 十年前,父亲撒手人寰时,我曾下气力对这部“扁担史书”做过一番研究和探索,力图将其全部精髓和内含,都挖掘出来,继承下去。 可惜,我难以做到。因为,这部书的原创是父亲。要彻悟其深厚含义,看来只有他自己。不过,只要尽心去解读,收获还是有的。 表面看,父亲的扁担也没啥特殊,普通得很,家槐木质,扁扁的,椭圆形,两米来长,三指多宽。只有用大眼光去考究,才会发现,父亲这根扁担,确有很多独到之处。 解放战争时期,这根扁担,曾借助父亲的肩膀,挑着军用物资,跟随解放大军,翻沂蒙,跨淮海,渡长江,立过不朽功勋。 听奶奶说,父亲当年完成支前任务回家时,和扁担一起各戴一朵大红花凯旋而归的。从那以后,父亲一直把扁担视为珍宝。在父亲看来,这根扁担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骑的那匹赤兔马。 父亲在时,隔些日子,总要拿出来用湿抹布擦拭一番,晾干后,再小心翼翼地放进工具屋。 父亲不识字,但看起扁担来很像在读书,总是那么全神贯注,带着很深的感情认真默读。 从支前归来到成立人民公社这段时间,父亲一直把扁担当作宝贝珍藏着,即使拿出来,也只是看看或擦拭而已,轻易不忍心再让它负重效劳。 整个那些年里,只有一次例外,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例外。也幸亏有那次例外,才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父亲和那根扁担的大爱所在。 那是一九五六年夏天,七岁的我突然病倒不起。父亲急了,牙一咬,把家里养的那只大山羊卖掉,带上钱,扛起扁担,这头挑着我,那头坠着一层石磨,翻过六座岭,趟过五条河,行程三十多里,找到大夫给我看了病,取了药,接着又用扁担把我挑回了家。 当时,正值三伏天,热得很,父亲光着膀子,一步一步往前走,不多会,脸上,身上,汗就顺着往下淌。我曾几次提出自己走,父亲说啥也不肯。父亲流了一路子汗,我则流了一路子泪。 生产队时,为了集体利益,父亲这才舍得让扁担重返“战场”。夏收,从坡下往生产队场里挑麦个子;秋后,从野外往庄里担棉花柴…… 说来还真有些神,只要用这根扁担挑东西,父亲的劲头就格外足。别人一次挑百拉十斤,而父亲一挑就是一百五六。 有一次,因挑的棉柴太多,刚进村,扁担咔嚓一声压断了,父亲心疼得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队长让会记就地将这些棉花柴分给俺家,用镑一称,哇!226斤。在场的人顿时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扁担一断,如同大侠废了武功。但父亲依然很看重这根扁担,伤心难过之余,立马找木匠修好,一如既往地珍藏了起来。 不幸的是,一天,我们全家去了亲戚家,不曾想,东邻失火殃及俺家工具房,父亲的扁担,随之化为灰烬。为此,父亲像是得了重病,整整一天光喝水,不吃饭。 两年以后,75岁的父亲抱病归阴。母亲哭着对我们说:“你们是不知道啊,您大大去找他那根扁担去了。”
关键词:
父亲的扁担
上一篇:我向父亲所在的标的目的,默默祷告
下一篇:漂亮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