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过程,也是让你的世界不断拓展的过程,所以,最安静时候的书写也是一种准备,为更好的遇见。
书为媒,写也为媒。在阅读一本本教育专著的时候,写下一篇篇读书笔记,正如与一位位作者交流。在上发表之后,忽然有一天,作者给你发短信了,你的教育世界就多了一扇窗户。李茂老师曾经很幽默地说:写书评是与专家建立联系的捷径。我颇有感触,当初是因为写了《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的书评,才让李茂老师在茫茫博海中找到了我;因为写《用生命润泽生命》的书评,才与孙明霞老师有了更为深入地交流;因为写《夕会故事》的书评,才理解彭荣辉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写《幻想之眼》的书评,我懂得了一个生命化学者的忧思……一本本地读,一篇篇地写,读写之间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开阔起来,一个人逐渐走成了一群人,精神世界里的群体意识让人内心富足而充盈。有的作者不见得一定要相见,他们就在那里,像一座山一样等你走近。史铁生、周国平、克里希那穆提……他们的作品让你看到自己的人生,他们的作品也唤醒了我的心。总要有人生的指引,总要遇到令你感到光明和温暖的去处,写作的时候,是幸福的时候。
保持自己书写的态度,默默地在实践中汲取养分,只要耕耘,总有收获。写着写着,你会发现有人开始关注你的文字,有人也在你的文字中得到正能量,你的文字在传递中。台湾的林士真教授是通过一加一认识我的,简单地交流之后,她表达了对我与孩子们故事的关切。当初她第一次来济南,就网络通知我见面,一晃这么多年过去,相见已经多次,俨然是老朋友了。林教授和张教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大陆,也把许多独具特色学习推荐给我,使我一度对台湾的教育有更真切的认知。
说到台湾的教育,让我想起“尊师园”书系,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台湾教育作品,有个性鲜明的教师,也有厚重的教育经典。我因为常写书评,成为书籍的受益者。编辑部的李老师总是把新书先寄给我,令我感动。写过好多篇“尊师园”系列的书评,也有多篇发表。所以说要补充一点的是:只要你热爱阅读和写作,就会有热情的人送给你的礼物……阅读系列图书的过程,也是我认识了解台湾教育的过程,中国的教育需要有变革,但不能是即刻的转向,而需要平稳过渡,我想华人世界的教育经验应该成为借鉴的一部分。
我写作的关键事件是在上开辟个人的教育专栏“教育的温度”,这是一个与全国教师分享我和孩子们故事的平台。我在被评为年度优秀作者的时候,写下这些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对生命的馈赠。与孩子们在一起编织故事,不需要预设,把心放在那里,自然就会开出美丽的花儿。学生是教育故事的主角,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诠释着成长的艰涩与无畏,常常,我会被孩子们身上蕴含的神奇力量所感动,那种力量来自他们的心灵深处,那种力量是向善向上的渴望。故事里的我身处在童心的世界,一次次被孩子们的笑靥与话语唤回到自己的童年。要想读懂儿童先要读懂自己,眼前的孩子,往往就是我或者儿时某个小伙伴的翻版。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告诉了我许多已经忘却的真实,他们擦亮了我曾经蒙尘的教育良知,他们提醒了我要从生命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感谢为我提供了“教育的温度”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全国的老师们分享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愿更多的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叙事中,获得心灵的舒展和职业的归属感。
开设专栏的日子常有读者的反馈也发在报纸上,我看到大家的鼓励,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深感自己写教育叙事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反思,而需要有更大的担当。我后来将专栏的文章以及另外的一些教育叙事出版,书名《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是吴法源老师的智慧。在与编辑王琰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体恤、倾听、陪伴、激励”这样的主题词,这也是想通过书可以带给一线老师观念上的改变。当最初的书稿在岳阳让刘良华教授指正的时候,我忐忑不安,他在后来的短消息中说:“如果可能,那做成一场革命。”很有鼓动性,让我激动不已。书出版至今已经第五次印刷了,能够通过这本书传达出我对教育的一丝理解,已经很是欣慰。
写作真的很神奇,你写着写着,就会遇到你想遇到的人;你写着写着,就发现了自己要找的路;你写着写着,就开始体悟人生。如果想到更大的地界儿呼吸,就读书写作吧,就珍惜生命中的相遇吧,让梦想照进我们的生活,让心灵来一次悠远的旅行。
关键词: 珍视生命中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