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跟数字打交道,权限端口就有好几个,用曲线表明它们的变化,把每一组放到妥帖的位置,或真实,或虚假。用指令打开不同的系统,把它们放进去,不可以混淆,交给上级,由他们取舍。 灵动的东西开始出现,那一定是跟现实格格不入的,删掉数字,用文字记录,然后藏到自己的空间里,作为将来回忆录的素材,谁也休想看。 这些只是记载,不是文字。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坐下来,想写点和自己的记忆或情感无关的文字,却突然发现,我离真正的文字那么远。 年轻时没有方向,感谢文字,让我能静心。那时都是些虚构的情节,感动自己后也想感动别人,没有网络的时代,铅字的名字出现会有成就感。这一切让我那时就灵动深情,那个女人出现后才义无反顾的爱上,她要去国外读书,钱很重要,我钻到钱眼里,忘记了文字。不过,生活也是文字,我不后悔。 我是我们那一届年龄最小的,老师爱拍我的脑袋,因为怜惜我的文字,至今记得他手掌的温度。97年老师作为香港回归观摩团代表来深圳,特地叫了我见面,兴奋的鼓动我考他大弟子的研究生。我嗫嚅了一会说我拿到学位了,不过是会计学。那一瞬我明白大跌眼镜是写实,他的眼镜滑到了鼻头。 他没问原因,全民逐利时代谁问谁老土,后来渐渐失去联系。直到我中年,老师到了美国和子女生活,学会了上网,深夜时重新和我交流。老家伙学会了骂人,不敢骂孙女,骂我,把之前的怨气全撒了出来。 我把我未完稿的小说给他看,他给了一段评论: 社会的氛围是越来越现实复杂的生活需求,呓语着要逃离,那呓语化成了艺术的主题,想要表达清晰的时候,文艺的主题就会进步。充塞了网络的文字,它们清晰吗? 作家没有积累,却需要名利,到处是炒作和利益的交换,文学成了沙尘暴,铺地盖地的阴霾。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该是诞生伟大文艺作品的时代,但是信息的爆炸让我们连咀嚼都很仓促。疲劳产生了末日观,末日观又导致了欲望追求的强烈,理解欲望让道德变得宽容,宽容到了一定的程度蓦然发现,我们失守了。 而情感,灵魂最深处的情感,年轻人在把玩,如我们这个年纪的,在叹息。 我老老实实的说:那我45岁以后再动笔,他得意地笑了。 我失去了写文字的资格,是因为还在呓语状态,只有呓语逐渐清晰,有了主题,并且我的数字不可以虚假时,那才是真正的文字。 把对老师的话和对文学的理解写成了一首《眼儿媚》: 初叶新风雁轻衣,已见洞庭堤。翔空一字,逍遥天宇,万籁相宜。千山暮雪凭谁去?老翅又春归。冬愁唳罢,伏波月影,爰宿星微。 发给老师时他孙女接的,耻笑道:你是大宋穿越来的? 其实真正接触所谓文学网络是去年,发现这样的平台很好,在学校作文不及格的也可以在这里发表文字,不再有教材的束缚,自由和灵动。 但随即发现自由和灵动很宝贵,只是偶尔显现,还是会被湮灭。好作品无人问津,不知所云的热热闹闹,觉得老师说的真对。 尤其是诗歌,以为篇幅短字数少,挤满了人。有古典的,有现代以及先锋派,每天成群结队的走过蛋蛋的忧桑,走过清冷的月光,走过悲喜和痛……还有在生殖器里徜徉的,恶心得很,不提也罢。 加了无数个群,先锋派的那个呆5分钟就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看了他们的作品,某天因为剧痛模仿了一首:高跟鞋锐利的尖,亲吻废气的出口……。孰料好评如潮,说是探索的精髓,有评论扯到政治的反抗或是环保。我弱弱的解释了一句:这是写我媳妇穿高跟鞋踢中我的菊花了。 群冷了五分钟,然后找了个理由把我踢群了。 百字令,菱形体,拉链体,把诗歌变成了造型艺术,有人顽固的把千钟醉说成是古词牌,甚至讲课。形式的创新进入到历史的高潮,但是我不喜欢。 听了很多网络课程,百度来的片段知识被作为讲座的内容。这不算坏事,大家在系统知识里翻箱倒柜,积少成多也会逐渐还原系统。但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功近利,文学的核心是内容不是形式。同时,文学一定是和政治,社会,历史,哲学等等学科结合的,从而形成体系。 写到这里,我终于用了文学这个词,中文学科的全称叫做中国汉语言文学,那是一个体系。而现在的网络时代是片段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对所有人来说,文学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经过学习,才能进到体系里。 所以,目前我们大部分人写的东西,叫文字,不叫文学。 而且,我们要写真实的文字。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现代文艺的正面人物里总是年少多金或天生丽质的人,那真的不是文学。我们的苦痛是被生活压榨的,不关月亮和江水的事,明知道爱情的艰难依然孜孜不倦,是生活的哲学,而不是命运的安排,这才是文学的内容。老师说的,把呓语清晰化,文艺可以进步,而不是把古人咀嚼了一万遍的月亮,再模仿着写一遍。 首先要学习,那些千锤百炼的形式,我们凭借着片段知识就去突破,做不到,假借突破来炒作更是可耻。不如静下心来学习,这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比如小说,小说是情节的展开,而高明的小说,一定是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的性格活了,和典型环境结合起来,情节会被自然推动着展开。我们记得贾宝玉林黛玉,记得阿Q,记得祥林嫂,记得林道静,记得杨子荣,记得葛朗台,记得哈姆雷特,但不一定记得具体的情节,这才是经典。 长篇小说和诗歌是最能承载民族精髓的,那是历史的补充,人文的记载,民族心理的演变过程,还有,音乐和美的迸发。这是文学的责任,而玄异意淫突破道德底线类的文字,是放弃这种责任,如果成为主流,是民族的灾难。 关于诗歌,很多网络写手们放弃了最重要的三点,一是形式的定义;二是内容的选择;三是修辞的取舍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这是古人对诗歌的定义;现代诗歌也明确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定义。写网络诗歌的人扪心自问,写时知道这些定义吗?
关键词:
真正
文字
时事评论
上一篇:科技创新的出路在哪里?
下一篇:假如世上再有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