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全党全国人民“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温《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轻松、欢快、如歌、如火、如红旗,意境高远,催人奋进的杰作,弘扬井冈山精神,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请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上阕首句如陨石坠地,似鸿鹄凌空,起笔突兀非凡,气势博大,意境高远。 “凌云”二字,不仅形容巍峨的井冈山之高,而且形容伟人志向高远。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乃至重游井冈山(1965年5月),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有38年了。这38年,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从“坐待时机自主张”少年,到“风华正茂”上学时期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学生,以至经长征、驱日寇、灭老蒋、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其凌云壮志,可谓久矣!凌凌乎“刺破青天”可谓高矣!“重上”不仅照应上文“久有”重访井冈山夙愿,而且表达了诗人盼望故地重游迫切心情。这两句开宗明义,点题。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1965年春天,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以70岁高龄重游井冈山,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倍感亲切。然而昔日军民团结一致,消灭国民党疯狂围剿井冈山,炮声隆隆,“报到敌军宵遁”记忆中的“旧貌”如昨;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变成多姿多彩,生气勃勃“新颜”。“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可谓辛苦矣!一个“寻”字,不仅表达诗人久久离别依恋相思之情,而且表达了重游故地无比喜悦欢快的心境。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这三句,诗人如丹青高手,为读者展示一幅绚丽多彩图画:蓝天绿树,黄莺婉转,紫燕飞翔,溪涧流水潺潺;举目仰望,盘旋的高路,插入白云渺渺的云端。真是令人如临其境,心旷神怡,。读者不难看出,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无比喜悦、轻松而舒畅的心情。流畅明快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井冈山变化之美的赞颂。 诗人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井冈山的变化;它是当时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呈现祖国新貌的缩影。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当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游览到“黄洋界”时,不由得联想他在1928秋《西江月井冈山》杰作。似乎“红旗猎猎,漫山遍野随风飘展;耳听‘山头’鼓声阵阵,号角响彻云天和红军临变不惊,镇定自若,巍巍如山的英姿;以及溃不成军的敌人在的硝烟中连夜抱头鼠窜的丑态”又跃然呈现面前。 黄洋界海拔1343米,群山巍巍,云雾茫茫,形势其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以轻松、舒畅的情怀来到黄洋界哨口,攀登鬼斧神工般“鹰隼难度,猿猴难攀”黄洋界,其他“险处”岂能阻挡雄姿虎步,何须再看?诗人由眼前景色,荡开一笔,留下广阔的空间,令读者联想、品味。 上阕描述诗人重上井冈山经过,叙事、写景、抒情溶为一体;表达了诗人欢快的情绪和豪迈的气概。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下阕开头三句,如狂飙,似骏马,犹珠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壮伟遒劲地展现了井冈山以及整个革命斗争时期的风雷激荡,红旗漫卷的壮阔场面。井冈山猎猎红旗,如今成为世界瞩目五星红旗。打碎帝、官、封枷锁,变成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人寰”,这是革命的必然!多么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不仅照应前文“重上井冈山”,点出离别的时间;而且浓缩时空距离,表达了抚今追昔丰富的情感。三十八年,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如小小的浪花,似白驹过隙,是那么渺小,那么短促!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要经受多少风风雨雨,经过多少坎坎坷坷?三十八年,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经受的是血与火、生与死严峻的考验。三十八年,囊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民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丰富内涵。三十八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过去”“弹指”看似轻松,饱含着沉重的牺牲和可歌可泣感人的诗篇。胜利果实来之不易。革命尚须努力,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气魄,表达中华儿女凌云壮志。可以飞往昔日高不可攀的天上去摘“月亮”,可以探入深不可测五大洋去捉拿“鱼鳖”,然后谈笑风生、唱着胜利的歌曲,从容而归。诗人是多么潇洒,多么自信!酣畅淋漓的抒发了诗人征服宇宙的革命家豪情。诗人化用唐代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诗句,虽只改一个“可”字,其志向之坚定,其意境之高远,前句不可比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诗人不愧为才华横溢,信手拈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民间谚语;化平淡为神奇,把深刻的哲理,用口头语融于诗词之中。正如清代钱泳《履园谭诗》中所说的:“口头语言,俱可入诗,用得合拍,便成佳句。” 古人讲“行文看结穴”,故历来对文章的结尾十分重视。诗人此词以议论的手法结穴,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启迪、鞭策人们: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世界上什么事都是如此。“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不论现在、将来,奋斗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请看,神州七、八号、嫦娥一号等宇宙飞船连续飞往登上月球,不恰恰证明‘只要肯登攀’,就能创造人间奇迹吗?
关键词: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上一篇:余秀华的诗歌值得细心鉴赏
下一篇:误入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