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英是已故物资局局长的遗孀。丈夫生前,她随他住在局机关大院,丈夫去世后,她仍然住在局机关大院。在迄今为止的三年孀居生活中,黄文英明显感觉到,她的再度婚姻受到了弹压,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纠缠她压迫她或者也可以说是存心不想轻易地放过她。每当一动再嫁的念头,这种东西便从潜伏的某一处钻出来,开始找她的麻烦,而她一旦打着守起独身的念头时,那么她的个人生活则平静如水,寝食俱安。
没人知道黄文英的内心困扰,这关乎到一个女性的私生活领域,再说,她的心灵隐秘也没必要向旁人洞开。在这个东海沿岸人口达到80万的地一级城市米渡,传统观念正一天天落伍,一个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持久的孀居,不再会像从前那样地受到正统舆论的尊敬,甚至恰恰相反。而这种相反,往往意味着某种可笑。黄文英在物资局当会计,45虚岁,这个年龄意味着一个曾经美貌的女性步入夕照,倘若命运对其看顾得当,那么,她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个美满婚姻的。
物资局的机关大院,属于一个庞大的四合院,四周全是家属楼房,中间一个足球场。在局与局的不可胜数的足球业余比赛中,这儿是最佳场地,看球也方便,每家的阳台都是看台。当年电视没有普及的时候,也在这儿放露天电影,比如洪湖赤卫队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这个庞大的机关四合大院,同时也是私生活新闻的集散之地,沸腾之地,窃窃私语后的消失之地,新的新闻再生产之地。总而言之,它是中国50年代以来兵营式机关生活的一座帐篷。
黄文英在这个巨大的帐篷东边,占了一个角落。当她丈夫还在位的时候,她是这座机关大院的贵夫人,楼房第四层,朝南四间房。黄文英是一个喜静的角色,不愿渲染权势的角色,也不参与丈夫的宦海浮沉。丈夫在任15年,始终在物资局局长这个官位上盘桓,就在极有可能摆渡到市一级做官时,不幸击倒了他。丈夫是一个人间罕见的打猎迷,那天傍晚在米渡郊县打野兔,猎枪突然炸膛,他受了重伤。没有死在现场,是在米渡第一医院死的,尽管有关方面领导出于维护形象考虑,避免让群众了解真实的死因,但人民群众还是知道了一个官员在一次不够谨慎的射击娱乐中不幸身亡的悲剧。无疑,人才的损失令人伤感。
料理完丈夫的丧事,黄文英才体会到孤独。尽管她心里明白,丈夫对她的爱情并不纯真,比如,丈夫先后与两位女下属有染,并没有像她那样恪守一夫一妻的新中国法律,但她仍然觉得悲伤与孤独。一个女人尽管对丈夫的某一局部表示失望和愤懑,但不能全盘推翻以往共同生活的一切,更何况他是一位相当级别的干部。黄文英面对的是一个与自己有18年婚龄的丈夫。非常简单的一件婚事,她是老三届上海知青,他下乡检查工作,忽然看上了她(不知道看上了她和爱上了她有没有区别,她一直在想),之后将她调到米渡市区,再结婚。
于是,有了女儿。女儿赵岚岚,18岁。
黄文英孀居3年。做一个加法,女儿已21岁。
丈夫亡故后的3年里,黄文英是这样对待自己未来的婚姻的。头一年,以静制动,虽说老有人帮她介绍对象,但她懂得“尸骨未寒”这一句成语,因此,取一种静静的尼姑庵态度,不为他人的游说所动。第二年,有人追求她,她不得不心有旁鹜。通过穿衣镜,通过别人的眼神,她知道自己依旧漂亮,这让她高兴,也让她心烦意乱。最初的几个追求者都是熟人介绍的,顺次姑且称做甲乙丙丁四位男子。他们分散在米渡市四个不同方向,其中三位没有婚史,两位在知识界供职,还有另两位在文艺界谋事。不,这些男子并不重视她曾是已故局长的遗孀,因为这一点并不重要。他们看重她的,要算米渡市那次开埠以来的重要事件——米渡市首次插花大赛。在电视直播的那种空前盛会中,全国插界的不少当然领袖都落座于评委席,全国各地赶来的上百名佳丽,屏息静气当众表演,空气中荡漾着唯美主义的芳香。大赛结束后,黄文英获得布局一等奖,她的作品如同她本人的气质,充满了平静的叹息和对人世的观望。电视转播完毕后的一年中,以上甲乙丙丁四位男子,便开始了对黄文英的婚姻追求,然而,都以失败告终。
现在回忆起来,一切扑朔迷离,时隐时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以上四位男子追求的失败,并不来源于她对他们的拒绝。从内心世界的真实感情出发,她对他们都有好感,每次会面接触时,都尊重他们的人格,都把他们当作未来丈夫的候选人来对待的。然而,春天向她走来一位,结果他不得不走了;夏天也向她走来一位,结果类同。秋冬两季又是两位,结果同上。黄文英度过了失望沮丧的整整一年。她明白,是什么东西在暗地作祟,在暗地弹压自己。但一切表现得文质彬彬,她就是想发作,也肯定是没奈何的。
事情当然坏在这个庞大的机关四合大院,这个上班休息睡觉捆绑在一块的兵营式城堡。这个几百户家属环抱的四合大院,有一半以上的都姓赵,也就是已故物资局局长的姓氏,也就是黄文英已故丈夫的姓氏。黄文英在嫁给他之前,已经风闻,物资局是一个庞大的赵姓宗族社会,它来源于50年代米渡市政府对某一乡镇的土地征用。作为国家对征用一方的补偿,数十户赵姓人家报上了米渡市区户口,并且正式划入物资局工作。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政治风云中,赵氏家族始终领衔于物资局的政治小舟,经过前后三代人的经营,赵氏家族不仅获得了局、处、室、科层层叠叠的领导职务,而且在这个几十年一贯制的机关大院内,培育了几百人口的一支浩荡的家眷队伍。与之配套并相映成趣的是,局属子弟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医院菜市场邮电所什么的一应俱全。一个小社会。一个赵姓人占了六成左右的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