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童年迈入不惑之年,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我阅览过众多的文学作品.赏析过浩繁的文笔中之沧桑,而今,驻足回眸形形色色的作品,在心灵中刻下印迹最深的是那部名为《青春之歌》的长篇小说.我之所以对它情深义浓,缘于在我懵懂世事的少年时代,它曾引领我步入文学殿堂的门口,朝里面深情地嘹望了一眼。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半期,举国各条战线上开始了生机勃勃的复苏。文教领域的复兴势头尤为突出。滞停了多年的文艺百花似雨后春竹,盎然遍布。当时我读小学二年级,爸爸下班时常带回各种曲艺、文学之类的刊物。有《绿野》《鸭绿江》《说演弹唱》等等。这些精神食粮成为了哥哥姐姐们闲暇的调味剂。瞧着他们津津有味地捧读期刊,我惊诧于书中的情节何有那般魔力,将他们的表情牵动得如痴如醉。而我由于识字有限只能翻翻页码,瞧瞧插图罢了。
不久,家里买了台小半导体收音机。每到傍晚它便成了我寻求娱乐的伙伴。此时此刻也是我一天中的黄金时段。躺在被窝里的我打开收音机,叽哩哇啦地播台。相声、歌曲、电影录音,搜到喜爱的节目就贴耳倾听。偶然一次,播到黑龙江电台,一位女播音的声音吸住了我的耳朵。她感情真挚娓娓道来,语调圆润而又不失凝重。仿佛述说一位叫林道静的女青年徘徊在暮色的海岸边,面对骇浪掀天的大海,绝望地向世界做最后的绝别。她木然地感受到生存的空间比这墨色翻滚的大海还要可怕。最后,她毅然纵身扑向了咆哮的大海……
故事至此中断播讲,电台播音告诉听众,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今天就播讲到这里,明天在同一时间里继续播讲。
关掉收音机,我凝望窗外婆娑的树影,心潮起伏。林道静为什么要扑向死神?她死没死成?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一种强烈的寻求答案的愿望驱使着我在第二天相同的时间里又开启了收音机。果然,那熟悉的女播音再次贯入耳膜。小说续着头一天的情节播下去。林道静纵身大海的一刹那,身后一双男人的大手牢牢捆住了她。这男人挽救了林道静并开导她不要轻生,使林道静冰冷的身心注入了一股暖流。救她的男青年叫余永泽,是一位有学识的学生,从此,俩人相恋了。
打那以后,我从不间断地在晚间躺被窝里收听这部小说。那部精巧的收音机,俨然是我步入文学殿堂的引路人。令我稚拙的大脑逐步对时代背景、社会矛盾、民族危亡等交织而成的立体画卷有了浅显的感悟。
小说的情节,在以后发展中起伏跌荡,悲壮泣血。在某年的除夕之夜,林道静跟随别人来到了一处公寓间,这里聚集了很多优秀的爱国青年,他们正在为国家的风雨飘摇,民众的水深火热而忧心激愤,好多有识青年的气节、观念,热情、思想等诸多的闪光点深深地打动了林道静那颗善良而稚嫩的心,这是她接触革命道路的一个起点。从此,她逐步接触了好多优秀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从他们身上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人为了民族的解放斗争,献出了宝贵生命。代表人物有卢嘉川、林红。林道静在不断接受党的教育和面临山河破碎的严酷事实面前,同丈夫余永泽站在不同的路线上,分歧越来越严重,最终他们因没有共同语言而导至分手。小说讲到精彩段落,常常令我彻夜难眠。动人的情节如画如幻般在我心胸跳跃。一二九那个严冬的早晨,一大批学生、知识分子、工人等组成的洪流队伍,顶着寒风,踏着冰雪,穿街走巷。手挽手、肩并肩挥动小旗子高呼救国救民口号……冰冷的水龙头水柱、军警们手里的警棍、皮鞭阻挠不住这支捍卫正义队伍的步伐。队伍越来越壮大,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荡寰宇……
青春之歌播讲完毕的一段时期里,我对文艺期刊也逐步形成了阅读兴趣。遇到不认识的词句就查词典,探明究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随着光阴的流逝,我听过和看过的小说越来越多起来。《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自成》《烈火金刚》《东方》等优秀名篇,皆不同程度地感染着我的心灵。而这时,文学这位漂亮的女神,已成为我精神停泊的港湾,心灵驻足的驿站。追随记忆的深处,《青春之歌》这部作品是我品味文学花香的最初一股芬芳,至今挥之不去的是她那悠悠的倩影。
编辑点评:
作者讲述童年时代如醉如痴听收音机里播讲艺术作品的经历读来令我倍感亲切,因为我也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我小时候听的《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也开启了我的想象力,令我如醉如痴,令我喜欢上了文学艺术。而作者重点讲述了自己听《青春之歌》的激动心情和她对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巨大引领作用,特别是播讲完毕的一段时期里,作者对文艺期刊也逐步形成了阅读兴趣。遇到不认识的词句就查词典,探明究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随着光阴的流逝,作者听过和看过的小说越来越多起来。《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自成》《烈火金刚》《东方》等优秀名篇,皆不同程度地感染着作者的心灵。而这时,文学这位漂亮的女神,已成为作者精神停泊的港湾,心灵驻足的驿站。追随记忆的深处,《青春之歌》这部作品是作者品味文学花香的最初一股芬芳,至今挥之不去的是她那悠悠的倩影。作者对《青春之歌》的感激之情读来令人动容!欣赏,遥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