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乡下长大的人,小时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记得是六七岁时跟长辈卖公粮才第一次进过县城。那时没有钱,长辈们就用粮食到餐馆换饭吃,菜是肉汤粉条,觉得好吃的不得了,但好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后来有两次从家中拿几个铜钱在供销社卖了,在县城里所谓高级馆子里吃过两角钱一碗的蒸肉。少了几个铜钱还让婆婆心疼了几天。
读初中时离家有十几公里,就在那儿寄读,吃的是粗粮,陪伴的是自家做的咸菜,偶尔从家中带点黄豆,四五个同学齐动手,做一洗脸盆懒豆腐,虽然里面只有几朵油花,可大家还是吃的津津有味。我天天盼望放假,回家了可吃点好的,其实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鸡蛋、面条,猪肉有点,也是半月才一次机会,每当闻到肉香,口水就直流。有一年夏天,民兵在学校集训,结束时会餐,老乡接我参加,吃的是猪肉炖粉条,那是家乡当时最好的美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赶上了恢复高考,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那时国家有些补贴,生活也有改善,但年轻长身体,还没到吃饭时就饿了,到了下课的最后几分钟就准备了百米冲刺,以便能买点好吃的饭菜。学校每周加餐一到两次,如蒸肉、肉包子、鱼等等。记得有一名男同学一餐吃二两重的肉包子五个,可能是吃多了,站着不舒服,坐也不舒服,竟成了多年后同学相逢时必讲的笑料。还有一次晚自习后,同室同学都感到饿了,就到街面上小店里一人吃了每一碗一角钱的小面,感觉就是爽。大学毕业后三年,我再到那儿吃小面,可就是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已不再满足于吃饱,还要求色、香、味具全,以及安全性和营养价值。食物也随之改称为美食。其实味道好的食品不一定营养好,像过去的那些充饥的野菜,现在也成了美食,主要是它有保健作用。最近有人到长寿村参观,发现那些百岁老人平时吃的是粗粮、很少吃肉,可那些老人们说,宁愿少活几岁,还是希望多吃点肉。
有人常吃路边的烧烤,认为那就是美食。可这种所谓的美食,一是不卫生;二是烧烤中含有亚硝酸盐、樱树油等,有致癌物质。也有人把膨化食品作为美食,可膨化食品通常含铅量比较高。吃多了使人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容易冲动、爱发脾气等等。
我对美食没有研究,但还是认为自然食物好,必竟它们经过几千年考验。如自然中的鱼、野鸡,不仅味美,就连获取食物的过程,也能给人十足的美感,而大多数食物的获取还是得依靠辛勤的劳动。当然真正的耕种劳作就没了文字般的诗情画意。
大自然是我们的宝库,人们为了生活不惜性命的劳作,劳动成果运往我们的餐桌,他们是人类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从自然中为人类寻找食物,又用自己的方式巧妙地保护着自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如果只知道〝食〞却显得浮躁、肤浅。美食传递的不仅是五味,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启发人们创造相似却又各具特色的美食,有因地制宜,也有迁移中的坚持,不知是人类改变了自然,还是自然改变了人类。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团结协作的收获与快乐,都在食物中留下了足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消失,有的被修改,有的保留下来,而保留下来的蕴含的不仅有时间的味道,还有转化的灵魂。在现代化的今天,再好的机械,也制造不出手工的味道,再先进的养殖技术,也不能磨灭人们对野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