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美文 > 伤感美文 > 青春年代

青春年代

2020-09-29 23:00阅读数() 加入收藏

  孙二23岁那年,从东吴大学如期毕业,回到老家孙店街等待分配。这期间,孙二是个不在任何组织的闲散之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虽说大红本本已成功领回,但工作单位尚未落实,在毕业与就业之间,有一段孙二所未知的空档,使孙二有点寝食难安。

  其母孙大娘倒是较为乐观,有意无意地念叨着:小二子终于要拿钱了,要是分到县里就好了!家里有人在县城上班,是这个夏天孙二全家人的梦想。孙二何尝不想分到县里,既然按“哪里来哪里去”的政策,回到海西已成定局,留在县里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是,孙大娘这样的念叨对于孙二来说不仅于事无补,还徒增烦恼。因为,孙二家的亲支近脉尽在孙店镇范围,并无显赫关系可为孙二的工作分配大计来运筹谋划。

  上街赶集的老舅奶也来添乱,看到孙二的第一句话是:二子你不小了,能说女人啦!近两三年,舅奶看着孙二越长越大,对于外孙的终身大事显出不合时宜的重视,令孙二欲拒无由、无言以对。显然,老人家的关心没有对上孙二的路子。业未立,何以成家?这是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所无法理解的。况且,纵观偏处一隅的孙店镇范围,又有哪朵鲜花能入已见过世面的孙二的法眼?!

  话虽如此说,回到老家的孙二处于蓄势待发的蛰伏期,说到底就是个待业青年,甚至说是无业游民也不为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早上睡到自然醒,没事在街头巷尾东游西荡,弹弓、钓杆这类以前的玩艺儿也都翻腾出来了。有时会拖条板凳在孙家店铺门口一坐老半天,对着小街上不知名的物事发半响呆。这种情状孙大爷、孙大娘看在眼里,也只能听之任之。在人生的节骨眼上,对于命运的不可预知和不可把控是令人纠结的,孙二的忧郁可想而知。

  孙二老家孙店街是苏北腹地盐河边的古镇,素有“孙店锣鼓各打各”之说,革命战争年代还有“苏北小莫斯科”之谓,民风向来淳朴。在乡邻眼里,孙二是个好青年,也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孙二也自诩成熟偏晚,对男女情爱之事一窍不通。但就算孙店街民风再怎么淳朴,长舌妇总是代不乏人的。孙二常年在外求学,平时一般很少在家,他连日来那些游手好闲的行径是很召人眼的。渐渐地在乡邻们的口中,就传出了孙二罗蔓谛克的花边新闻,几经周折传到了孙大娘耳中,大意是:你家小二子与乡医院的小护士搞上了。孙大娘以此事求证于孙二时,孙二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矢口予以否认。孙二比较疑惑,小护士似乎不是一个讨喜的名词或职业,乡邻们对与之相关的某个方面或许存有偏见。

  关于孙二与小护士的事,起因如下:那天晚上吃过晚饭,孙二与本街玩友小磊子相约在乡医院打乒乓球。两人正打得棋逢对手、如火如荼时,活动室里悄然多了一位妙龄女子,个子不算高,十八、九岁的样子,丰腴饱满,青春逼人,不知何氏之女。此女进来以后就安静地坐在边上看孙二他们俩打球,手边似乎还带着一本流行小说之类的书籍,似看非看。孙二与小磊子都是长年在外读书之人,对于本街的乡邻大多半生不熟,对此女是何路数当然亦不甚明了。但是比较明确的一点是,此女的到来打破了活动室原先的平衡,于燥热之外氤氲起某种莫名的清新的气息,对于孙二两人起到了一定的激活作用。当时孙二稍稍觉得有点亢奋,打球的活跃度与语言的鲜活度较之平日提升了几分。

  在如此的情境和氛围下,就算孙二再怎么木讷,也还是大体上搞清了此女来路。这便是传说中与孙二搞上了的护士小魏。她是从某护校新分配来不久的护士,家住县城,这天晚上住在宿舍没回家,被孙二俩人的乒乓声牵引而来。孙二与小磊子可算是孙店街上屈指可数的青年才俊,在外厮混数年,受过良好教育,气质不能说脱俗,却与街头混混不可同日而语。护士小魏一人离家在外,乡间又没有什么娱乐,形单影只,年轻人碰在一起自然是愉快的,大家引为同类是顺理成章的。

  孙二与护士小魏初次相识时的情形就是这样。客观地说,孙二对新认识的小魏不乏好感,虽然当时未敢细细端详其长相如何,品评其性情怎样。孙二有理由相信小魏对自己也不反感,当然孙二也相信小魏对小磊子同样不反感,毕竟小魏是孙二与小磊子共同的朋友。但是为什么乡邻们只把孙二与小护士扯在一起?其中暗藏什么玄机?孙二不得而知。众口铄金,有乱点鸳鸯的味道。孙二志不在此,也无意与谁争辩。不管怎么说,这次不期然的邂逅,给孙二返乡待业的乏味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孙二的思绪每每游离于刚刚结束的校园生涯,脑筋有点一时转不过弯来。一起习练杨式太极拳的缪老大,你在扬州老家还好吗,没有孙二的相伴能坚持练下去吗?王小抖啊王小抖,南通有人跟你下围棋吗,现在还能抖给谁看呢?数日前,孙二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从繁华天堂重归苏北乡间,从天之娇子蜕为待业青年。大学四年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曾经相濡以沫的同学注定相忘于江湖,曾经朝夕相伴的一切顷刻变成回忆,回头一想似乎啥也没抓住,有种被打回原型的感觉。也许最大的收获就是混了一个出身,跳出了农门,但是何去何从却又不得而知。

  孙二学的是热门的税收专业,号称东吴大学税收专业的黄埔一期,入学分数线在一本专业中是偏高的。在姑苏城求学四载,穷学生生涯虽流于平淡、乏善可陈,但怎么说都有些不舍。来不及好好学习,来不及到处走走,更别说来一场你侬我侬轰轰烈烈的恋爱,就在懵懵懂懂、随波逐流中匆匆度过,临了时竟不乏诸多遗憾,其中最引以为憾的是未能谈一场恋爱。那天,孙二收拾好被窝行李,骑了两年的旧自行车送给了晚一届的老乡张军,舍弃了所有不好带走的什物,与相处四年的学友们洒泪而别,搭乘长途汽车,辗转回到孙店街老家。如果不是怀揣着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孙二返家时那提锣拐鼓、疲惫奔波的情形,与后来的农民工返乡一般无二。

  孙二在校时不是个出众的学生,不善言辞,不出风头,学习上不够主动,政治上也不激进,哪怕小组长之类的班干部都没干过。1989年学潮那会儿,虽然也随大流上街游了行,中间却跟刘老四溜到观前街大光明影院看《无敌鸳鸯腿》去了。好在那还是个国家包分配的时代,积极不积极相差无几,毕业去向大体上是哪里来哪里去,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所以孙二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回海西县老家的。至于能不能干上“税大头”的差事,以及在哪干

关键词: 青春年代

上一篇:人世邪道是沧桑前一句
下一篇:“8·12”天津塘沽爆炸事情有感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