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秋天,总是像夏天那样粘腻腻的,不等人们看清影子,那秋已悄然逝去;塞外的秋,又常常和冬天搅和在一起,不够分明;唯独这山东春华秋实、四季分明;山东的秋,仿佛刚刚掀开婚纱的新娘,明眸皓齿,清丽可人,堪称北方秋天之典范。所以朋友,你如果想真正领略一下北国秋韵的话,那么我建议你不妨来山东走走,也许会让你不虚此行。
和南方比起来,山东的秋天脚步勤,来得快。一进八月中旬,昨天还热辣辣的天气,这不,今天却是凉风习习了。
“立秋了,天凉了。”早起的人们一见面,不管认不认识,几乎都把这句话当成了问候语,对方也会很见机地,乐呵呵地附和着说:“是呀!昨晚睡觉都得盖被子啦!”这话说得虽有卖关子之嫌,却也听了让人舒服,乐得无暇计较了。
可不是吗?想想吧!被炎热整整折磨了一个酷夏的人们,猛然间感到这丝丝凉意,阵阵清爽,心情该是何等的惬意呀!再不像夏天那样烦躁,闷热,穿着汗衫儿,短裤,摇着蒲扇,汗还是一个劲地往外冒,往下淌,手一抹,向下一甩,仿佛浇花似的。急躁,憋闷,四下里透不过气来。到处是白哗哗的阳光,白哗哗的水泥建筑,连那树叶都闪着耀眼的白光,让人不敢直视。
而这秋天,则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看吧,那高高塔楼上,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贴着几缕如丝绢一般光滑的云。蓝的天,白的云;那天蓝得晶莹剔透,那云白的纤尘不染,相互间又总是那么的熨贴,那么的安祥、和谐。时而一动不动,时而悄然远逝,或是偷偷地,捉迷藏似的转向了另一边,静得让你简直觉察不出她的脚步。更奇妙的是,无论它出现在哪里,仿佛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让人看了,总是那么的幽深、宁静,给人一种完美俊逸的静态美。这时侯,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可以想一切事情,又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很快便会把你带到梦里去。间或有一两只大雁掠过长空,即便你不是诗人,也会由此生起那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畅想豪情了。
秋天,城里有城里的韵味儿,乡下有乡下的美感。那井然有序的树墙,绿荫荫的草坪;那乡间的小树,无垠的庄稼……无一不改夏日焉焉欲睡的神态,都精神饱满地抬起了头。显得愈发葱翠,生机。偶尔传来几阵秋蝉鸣叫,也不似往日那般无休止地聒躁,相反,倒像是为秋天特意弹奏的小夜曲。告诉人们:“秋到了,天凉了。”一切显得那么和谐,那么明快。
而人们呢,则变得随和了,斯文了。男人们穿上了长裤,半截袖,女人们也换上了落落大方的秋装,见了面互致问候,语气变得清朗脆生,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儒雅。姑娘们再也不必担心那汗水会冲淡了浓妆,只需化个淡妆,便青春了许多,靓丽了许多。一天下来,面色不改,美丽依旧。
秋天,我最爱到乡间去。春华秋实,经过春的播种,夏的酝酿,秋天,该是一个明艳艳,香喷喷的季节了吧?果不其然,走在田间小路上,那里的秋更别具特色。山青水净,霜染气清,让人游目驰怀,意共云飘,仿佛看到了天的尽头。尤其是深秋,那丰收在望的庄稼,秋风吹来,飒飒作响,单这声音,便能把人带到睡梦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入住农家,你会被山东北方特有的那种乡村季风所陶醉,勤劳朴实的男主人,热情厚道的村姑,好客的孩子们都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晚间,大家围坐在农家小院里,抬头望满天繁星点点,侧耳听秋风窸窸唆唆;如果是在有月的晚上,明月皎洁,星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就更使人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幽思了。
说到此,我不禁想起“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诗句来。试想,在古代,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春女思,秋士悲”,这似乎是一种无可变更的规律。它道出了封建社会里的人们,为山水阻隔而不能相见的思念之苦和许多不得志的文人志士的忧愁愤懑,可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山东,有道是“广东的桥,山东的路”,看吧!高速路、环城路、立交桥……比比皆是;即便乡下吧,也实现了村村畅通柏油路的愿望,你只要坐上汽车,火车,再奢侈点或是乘上飞机,千里之遥,近在咫尺。若不想出门的话,也不要紧,彩虹工程已将千家万户连成一家,一个微信,互祝平安……“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更为今天的有志之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想,至于那郁郁寡欢的“秋士”,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了吧!
我爱秋天,尤其是这山东的秋天。她丰满富庶;明净亮丽却又充满生机和活力;虽是秋天,却孕育着一个“春天的故事”。朋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