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美文 > 哲理美文 >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领会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领会

2020-06-12 07:30阅读数() 加入收藏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近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全国发行。该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通过仔细阅读,书中的故事情节及蕴含其中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教育了我。

  一是怀抱信念,坚定理想。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同志坚守梁家河,经受了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的考验,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怀抱“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通过学习,我们要以知青习近平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因为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只有向自己奋斗目标飞奔的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播种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撑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二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情。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经受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艰辛磨炼,与当地农民一同吃粗粮、住窑洞、睡土炕、干农活。“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要深入基层,与咱们的群众打成一片,要多向群众学习,虚心求教,要时时、事事、处处主动靠上去,耐心细致的为他们做好每一件事,不能居高临下,拿“大帽子”压人,要讲与百姓贴心的话,暖心的话,凝聚人心的话,要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好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增进党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以知青习近平同志为榜样,发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纵观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无一不是在磨炼中成长,从困境中涅槃。面对基层复杂环境,同样需要具备不怕困难、苦干实干、不畏艰险的精神,敢于担当责任,不推卸责任,不怕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要有迎难而上的决胜信心,树立如铁的顽强意志,不怕被困难吓倒,要以一种永远乐观的情绪,对待艰难险阻,要以高昂饱满的斗志战胜困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而且要树立好榜样,真心真意为民服务,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帮助群众解决脱贫攻坚中所遇到的困难,让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继续学习,充实自己。在闭塞荒凉的黄土高原,习近平同志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同时,从没忘记学习和思考,坚持博览群书。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只有持续给自己补钙壮骨,拓宽知识,丰富阅历,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工作的同时,我们应当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内秀”。要见贤思齐,学习先进典型和优秀老干部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增强践行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理论自觉,只有自己吃透、领会各项政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才能更好的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容易接受的方式,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当好群众的“先生”这一角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既然选择了农村基层这份平凡而又崇高的工作,就应该用青春的热血、无私的胸怀、毕生的精力来实践自己进入农村基层队伍的选择。视基层为舞台,在其位,谋其职,要努力工作,在建设农村、服务群众中砥砺青春,书写人生。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人的青春就应当以吃苦为荣,以奋斗为骄,以奉献为本。不求青春轰轰烈烈,但求青春无悔,无悔使命,无悔奉献。”通过认真研读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刻苦学习,艰苦磨砺,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对于我们党务工作者来说,学习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一次党性的锤炼,是一次信念的提升,对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党性修养和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为理解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指南。“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伟大的成就来源于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总是有着深厚的积淀,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无疑是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也是思想积淀的源头和根基。还原那段历史,再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有助于我们全面、历史地认识总书记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全面、历史地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在我今后的工作中,要列出学习计划表,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始终,作为乡镇党建办主任,在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会要求各村党支部加强理论学习,要善于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领悟“思想脉络”,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来源、实践根基和精髓要义,进而形成丰富的、历史的、立体的认识,推动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二、为共产党员提升党性修养树立榜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5岁的习近平离开学校和家庭,来到贫穷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的黄土高坡,多少的艰难困苦需要去面对、多少繁重的任务需要去承担。“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几乎没有歇过”正是这些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使他从小就对农村、农民和脚下的热土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对改变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增添了毅然决然的抱负和担当。学习这本书,就是要我们从这一个个故事中,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怎么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合格的党务工作者,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在练就一身扎实的业务本领熟练的处理党委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要集中精力谋划好、设计好乡党委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认真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并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时常反躬自省,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

  三、为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供权威教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展现了七年中“?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学习这本书,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群众工作方法。当前,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我们要经常深入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要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来,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采访实录,该书通过受访者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本书让我对总书记年轻时的那段岁月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个人认为既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要学习好总书记作为党员干部的标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所体现的各种优良习惯和作风品质。

  一、学习总书记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以来,总书记勤奋好学的优良习惯一直被大众所知,通过总书记各类讲话和文章,更能体现出他的博学和善思,特别是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典故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受访者提到,习近平很喜欢读书,也喜欢写东西,就算是在工作最繁忙、最辛苦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我们现在身处中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代,物质条件优越,更应该注重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学习总书记踏实肯干的作风。习近平从一名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中央军委主席,每一步都是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出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出来的,从带领一个村的群众修灌溉井、修沼气到带领全国人们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戴。我们基层党员干部都要学习总书记这种沉下身子、耐下性子,从一件件小事干起,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精神,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三、学习总书记心系群众的情怀。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是习近平的显著特点。书中提到,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得知一个老党员的老母亲过世了,习近平和一起插队的知青前去看望,因为顾忌当地的忌讳,先是征求了家属的同意,然后才去给过世的老人恭恭敬敬的鞠了几个躬。这一段描述深刻的体现了习近平对待群众的细心和关心,更体现了习近平对基层群众的尊重和热爱一句“近平真是个好后生”,真实的反映了基层群众对他的认可和肯定。“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这就是总书记一直以来秉承的工作理念,也是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践行的工作目标。

  四、学习总书记敢于拼搏的意志。1969年1月份主动要求报名插队时,习近平还不满16周岁,按规定可以再等一年,而且一年后还有留在北京当工人的机会,但是他没有贪图安逸的生活,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到农村去插队,去历练、去沉淀,去追求和实现他的人生目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勇于拼搏,必须有事不避险的勇气,在紧要关头、重要时刻,必须要勇于站出来冲在前面,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比别人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为党和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村党书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历史书、教科书、指导书。其中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成长历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故事,润物无声、富有滋养,让人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召唤。

  第一,这是探寻党的领袖成长足迹的珍贵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撷取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的七年知青岁月,生动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艰难磨砺和丰富实践中的成长历程,直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第二,这是指导广大党员干部淬沥党性的生动范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朋友,“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诠释了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年15岁,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农民一同吃粗粮、住窑洞、睡土炕、干农活。在这样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七年艰辛磨炼,不仅真实而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也锻造了极为坚强的意志品质,铸就了高尚的人格精神

  第三,这是激励我们坚定跟随核心的感人画卷。在书中,29名采访对象通过口述实录,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工作历程。青年习近平的鲜明形象和独特魅力,可感可信、可亲可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的虽然是40多年前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穿透时空历久弥新,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

  书中折射的习近平总书记人格力量和非凡经历,是全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倍加珍视、发扬光大,做到“四个结合”,真正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实际结合起来。

  一是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全镇党员干部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思想、政治、理论准备的重要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脉络、实践根基和精髓要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坚持砥砺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的丰厚养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是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品格和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勇于经受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形成拼搏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村党书学习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上一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领会:从学“习”中体会情怀
下一篇:公司《巡视白》不雅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