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母亲六十有八了,已奔古稀之年,但是她老人家依然在土地里耕耘,还依然要锄草,打药,浇水,耘田。在城里像她这样年龄的老头子、老太太们,早已享受天伦之乐了,但母亲依然还把土地看得那样金贵,仍不放弃耕作,仍和别人比谁家玉米亩产量高,谁家的果子卖了多少钱,她把土地看得比她的生命还重要!我在相距几十里的县城里,也帮不上她老人家一点忙,不觉心内暗自伤叹。
每次回家,我说让她把土地承包出去,她总也舍得。母亲总是说:“我还能动弹,还能为你们分担一点,等到实在干不动了,那也就没办法了。”我知道她总是在硬撑着,努力去下田。自从父亲得病之后,她的担子更重了,既要照顾父亲,还要照看留守在家的侄儿,匆匆忙忙下地回来,还要马上做饭,整理家务!母亲真是太辛苦了,可她依然乐观劳作,我知道她是尽量想通过劳作减轻儿女的负担呀!
从我记事起,母亲都一直辛勤劳作,为土地的收获而或悲或喜,父母这一代人遭受过三年自然灾害,对饥饿有痛彻心骨的感受。农业合作社期间,她随社员们一起收麦子、拾棉花,可一年到头仍然入不敷出,受尽生活的煎熬,父母那一代人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小时,学李绅的《悯农》诗,写道:“锄禾上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人人耳熟能详,可是如今又能有几人了解粒粒皆辛苦呢!这几年,国家富了,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可是艰苦朴素,节俭的美德却没有了,肆无忌惮地铺张浪费触目惊心!每次学校的营养餐过后,被丢弃的食物简直让人感觉这是在暴殄天物。可是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饥饿的孩子们,谁又能理解庄稼人的辛苦呢!
父母们在实行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以后,劳动的干劲更足了,分配到了土地的他们,劳作也更加辛苦了。我们镇是黄河引水上源的受益地区之一,也成为方圆最苦焦的地区,干旱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因此大家都不看重土地,抱着能收多少是多少的态度!在黄河灌区,天旱了,庄稼长势好了,就要引水浇田,所以在骄阳似火的大热天里,或是在月暗星密的晚上,浇地是常有的事情。每年的夏灌也是最累人的。就这样地年复一年,母亲从青壮年侍弄土地,一直到了老年,其间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啊……
上周星期天回家,碰巧轮到我家要浇地了,要浇地就要修毛渠,这毛渠是临时随浇水随修的,不浇水人家的水渠要过水,需要浇地的人自己修。那人家的地头是刚下过雨后犁田回转车头的地方,近二十多日来,我们这里一直未下雨,修渠特别不易。彼时,正是下午三四点光景,母亲起先自己去修,我不大放心也去了,那被反复碾压的几平米的地头就像骨头一般硬,铁锨挖不下去,需要铁钯去挖。我自告奋勇去挖,可一会就汗水涔涔,身上衣服全湿了,母亲说不用着急,一点点慢慢来,她让我歇会儿,她慢慢干,她年纪老了,但是干活比我有经验,还说我不经常干活,所以觉得很费力。我这个还算壮劳力的中年人,居然比不上母亲,真是惭愧。等到浇完地,看到萎蔫的玉米杆又重新挺直了腰杆,母亲露出了笑容。接着又唠叨起来:“村南那块地里的玉米长势多好啊,可现在依然浇不上水”,我明白她的意思,极力地宽慰她。在母亲的眼里,庄稼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记忆中,我家的土地里种过小麦、玉米、黄豆、红薯、棉花、西瓜、花生,也栽过苹果树、核桃村,哪一样不需要父母操心呢?
八零年代、九零年代初,是以种植小麦为主,小麦收割后,一场夏雨过后,匆匆播种豆类作物,小麦还没入仓,就要匆匆利用雨后土地墒情好,赶快种豆子,父亲吆喝着牛,母亲在后点豆,忙活上一天,终于点上了豆子,天一放晴,又马上晾晒麦子,晒麦子的间隙里,还要为棉田掐尖打杈、喷农药,真是做到夏收夏种夏管三不误!
在所有的作物中,棉花最是让人欢喜让人恼的经济作物,因为它费时费工,管理一定要跟上。从它出土发芽开始,要经过放苗(把刚出土发芽不久的棉苗从塑料薄膜里透出来,以免被阳光烧灼)、定苗、掐尖除油条(把不结棉桃的枝丫去掉)等繁琐工序。到秋季雪白的棉花开遍,要一遍一遍地拾棉花,以免被秋天频频到来的淋雨霉了棉花,回家再把棉花从棉壳里扯出来,再晾晒。秋夜里,母亲好多时都被围在,采摘好等待剥出来的棉花堆里。十多年里我家都是种棉大户,一年种好多亩棉花,其间艰辛难以言说。
勤劳的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的一生都在土地里刨食,通过土地养家糊口,土地是父母那一代农民的终生伴侣!九零年代后,种植小麦的效益日益低下,所以我家又转型到以种果树为主、种庄稼为辅的劳作模式,于是果树的修剪管理等新的课题又摆在他们面前,起初买果树苗没经验,本来说是“新红星”早熟品种,结果被人哄骗,等到果树挂果了,是“老红星”品种,卖果子时同果商倒嘴磨牙,受尽了白眼与辛劳。不过那几年里,果树还是为我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果树让我得以完成大学期间的费用问题,也免去了父母东家借西家借钱的尴尬。
土地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每种农作物,她都力求种到土地的边边角角,苗不齐总要想办法去补种或移栽,每当看到庄稼长势喜人,她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当庄稼所获微薄,她又失落伤怀。土地庄稼承载了母亲一生的辛劳,承载了她一生的苦乐和酸甜。
看见母亲日益衰老的容颜,想到她在土地上辛劳的付出,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我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教师,我不能让母亲安享晚年,万分惭愧;母亲也说她不愿离开她辛劳了一生的土地,那里是她的根。她的田地在哪里,根就在哪里。身形日益佝偻的母亲啊,儿子该怎样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呢!
现如今,珍爱土地的年轻人愈益少了,大多的年轻人感觉土地刨食投入多收益少,许多人都背起行囊,踏上出外打工的行列,村庄里成了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园,土地的闲置率越来越严重。试想想,父母这一代人老去后,谁又能把这种庄稼做为真正的营生!
唯愿母亲能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了自己,不要太为儿女们担心,儿女自有儿女福!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请珍惜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让广袤的土地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福祉!……???
关键词: 母亲的土地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