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我的成长经历,想到自己的文化积累,自然想到了图书馆。它伴随我的成长,给我知识的充实,给我前进的力量,更给我心灵的慰藉。图书馆是我的挚友,给我留下深深地记忆。
第一次听到图书馆这个词语,是在进了初中校门之后。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我们自然都很高兴。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学校图书馆。原来只是管理图书的一位女教师宿舍,屋里只有两个书架,排列很是整齐,看着感到新奇和喜悦。记得书架旁还有一张床,原来管理员就住在这里。
那时的农村,太缺少图书阅读了,甚至近乎于文化沙漠。没有图书馆的日子,我们只有低眉顺眼地向有书的人家去借,那些书都是线装,竖排版,黄色的书页很薄,字也很小,其内容多是侠义公案之类的小说。如《大八义》、《小五义》,《彭公案》、《三侠剑》......好不容易借来的书,更要按时归还,时间有限,难免囫囵吞枣,读的似懂非懂。那时,对于书的渴求牵肠挂肚,但无书可读,我们那时很无奈,也只能如此。
在中学校园里破天荒地见到了图书馆,尽管简易,不像个样子,但也给了我们读书的方便,仿佛饥饿的孩子,见到满桌的饭菜一般,可以吃个痛快淋漓了。同学少年,渴求知识,借阅一本,读来津津有味,兴趣、志趣,兼而有之。那时,最爱读的是现代小说。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之类。那时,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四大名著”,只有《西游记》略微浅显些,尽管还是读不大懂,但小说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景物描写,至今还给我留下很美好的记忆。
后来,到城里的高中学校读书了,才真正看到名副其实的图书馆。那是上个世纪之初的建筑,一到木质隔壁分开内外。里面是藏书,外面可阅读。从借阅的窗口望进去,一排排书架整齐林立着。我们凭借书证按照卡片的索引借书,一次可以借阅三本,古今中外,各种图书典籍,尽力品尝。管理员凭借卡片,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如今回首,记得有一本书是不让借的,就是杜鹏程写的《保卫延安》,那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才朦胧地知道一些背景,是歌颂彭大将军的,这是政治为题,有人说:不必问为什么?不看就是了。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前,我们校园的图书馆是很有规模的。我的知识基础,好多是那时初步奠定的。因为毕业后到农村工作,农村没有图书馆,加上“十年动乱”的破坏,想找一本好书阅读,那就真的是难于上青天了。
直到十年动乱结束之后,图书馆才渐渐恢复,那时的图书馆就在新华大街路北的文化馆小院里,其实,那只是一间图书室,读者一般只在室内阅读,至于如何借阅,手续也不规范。阅览室内陈列的,多为报刊,文化典籍几乎没有。在文革刚刚结束的时代,能有这样的一个图书室,也算是可贵而难能了。
直到新建的图书馆在车站路东侧落成。(大约在1988年前后)因为离我任教的东里中学很近。落成不久,我就带一批学生来到新图书馆参观阅读。居然受到图书馆领导的热烈欢迎,还赠送我们学校一批图书。那时,东里中学校园里的图书馆还是初建,藏书甚少,缺乏管理,借阅困难。校园不远处,有了新建的图书馆,我和学生们阅读方便了,都感到受益匪浅。
近几年来,通州区的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很快,坐落在运河东岸的图书馆大楼,不仅巍峨壮观,美仑美奂,馆藏的内涵也极为丰富。简直是书林集萃发洋洋大观。我第一回走进这座图书馆,其科学的设计,现代化的检索,以及借阅的方便快捷,令我惊叹!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点:一是有了电子图书设施,阅读更加方便,二是专设了儿童阅览室。其内容多为书店里少见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佳作。这和我当年在农村中学体验过的图书馆,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了。
通州图书馆的飞速发展,不止仅仅只是体现在高档的通州图书馆,一些乡镇的图书馆也颇具规模。我曾经在漷县镇看到了镇里兴建的图书馆,竟然也藏书达到十万册。据说,这个镇的60多个自然村,几乎村村也都建立了图书角。农村人不用出村,就可以读到自己想读的书了。
在通州区图书馆百年馆庆之际,在"我与图书馆"征文活动正在热烈进行时。我大略写下我与图书馆交往的一些往事,也就是我的图书馆情结吧。概言之,图书馆汇集了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智慧的结晶,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翔实深邃,卷帙浩繁。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的营养品,那么,图书馆就是满足于不同口味食客们的一座高档饭店。苏轼说过:“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用在图书馆上,似乎很为妥当。
对于图书馆,我从儿时的向往,到今日在图书馆大楼里漫步巡礼,今昔对比,很是欣慰,自足、自得。图书馆是每一个励志成才者,成长进步的阶梯和良师益友,它让人回首过往,瞻望未来,眼界开阔,心情淡定。“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图书馆正如助推中华崛起的好风,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
我喜欢图书馆,赞美图书馆!
关键词: 我的图书馆情结
上一篇:最新有关爱情的散文随笔
下一篇:愿光阴与你我,都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