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越万水千山,掠过无数高楼大厦,急切地寻找往年住过的旧巢,就像外出谋生的游子,每一次回归故里,都是望眼欲穿、迫不及待。
小时候我是在“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要问燕子它为啥来,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的儿歌声中成长的。多少年都过去了,我都长大成人了,从家乡走到了城市里,也很少见到可爱的小燕子了,可这首歌曲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
记得那年我家建造了新房,爷爷就在大门的后房梁上钉了两枚大钉子,将一片灰瓦置于上面,后来才知道是为了给燕子准备筑巢地方。家乡人说,有燕子在房子里安家,说明这家人和蔼亲善,就特招燕子的喜欢。
其实,燕子也是喜新厌旧的主,在我的记忆中,我家那新房建好不久,老房子的燕子就自动搬过来了,给新房平添了一些喜气。
家乡有句俗语: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每每在暴雨来临之前,燕子总会飞得很低很低。看到此情景,我就会问妈妈:“妈妈,燕子为什么飞这么低呀?它们是在找吃的吗?”妈妈仰头看了看天,然后就会说:“这燕子可机灵着呢,它飞得低低的,预示着马上就要下大暴雨了!”当然,妈妈的预言从来都没有失算过,接下来真的就是雷闪电鸣、暴雨倾盆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在众多的鸟类中,惟有燕子与人类最亲近最友好,没有人去无辜地伤害它。遇有不懂事的小孩子要伤及燕子时,大人就会立即上前阻止,并吓唬孩儿们:“打燕子,是会瞎眼的!”
我从妈妈口中得知,小燕子是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对农作物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不像麻雀那样随意损坏庄稼、偷吃粮食,听了妈妈的介绍,这小燕子的伟大形象,就在我的心里树立起来了!
在书本中,我还看到了有关小燕子的传说呢,传说小燕子的祖先们曾经立下了汗马之功。说是西周王姬发吃了败仗,走到一个荒山野岭上,又累又饿的,连随从都奄奄一息了,是小燕子衔食相济,不惜牺牲自己,西周王才走出了困境,推翻了纣王,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西周王为感念飞燕之恩,诏告天下:封飞燕为国鸟。国中人但见飞燕,不可侵扰射杀,违者必刑!特许飞燕在王侯将相宫中筑巢育子,来去自由。从此以后,燕子就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再后来到了唐朝,燕子在富贵人家里住不下了,便来到普通人家里筑巢了,有诗为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燕子们不恋繁华的大城市,就喜欢在乡村飘着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里落户,它们认为乡下更安静、更舒适。一对情侣往返穿梭于麦田的沟渠、河流的岸边,衔起一口口细细粘粘的泥土,飞到农家后将含在嘴里的泥土用口中的唾液浸透,然后将它轻轻地吐出,用嘴把泥土细心地粘在了墙上,就像建筑工人砌砖一样,一趟趟,一口口,一层层,日复一日,经过数十个昼夜的忙碌,终于建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坚固的爱巢。
爱巢建成后,它们便开始完成生儿育女的神圣使命。一旦小燕子出壳了,父母更是忙个不停。刚刚出世的小燕子裸着红嫩嫩的身子,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当父母叼回虫子时,它们就会张开黄黄的小嘴争先恐后地去接食。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小燕子一天天长大了,身上长满了漂亮的羽毛。这时,父母便带着儿女们飞出巢穴,教它们如何觅食,如何飞跃崇山峻岭,如何搏击风雨。燕子在飞行的时候,漂亮极了。一身乌黑乌黑的羽毛,白白的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一双刚劲轻快的翅膀,一对像剪刀似的尾巴。它就像一位高雅的绅士,飞行姿势优美,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随心所欲,划过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潇洒极了!
燕子是一种候鸟,至于说它的家乡到底在哪儿,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春天来了它就来了,冬天来了它就走了,哪里温暖,它就在哪儿安家立业。
每当秋风起树叶飘落之时,燕子最早知悉秋天到了天要冷了,就会成群结队向南迁徙越冬,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到了原来生活过的地方。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了燕子秋去春回的规律。相传春秋时代,吴王的宫女曾将一只燕子的脚爪剪去,观察它是否在第二年仍旧飞回原地。晋代的傅咸也用此法观测,结果这只燕子次年春天又飞回来了,古诗中就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形象描述。
燕子微不足道,论羽毛没孔雀那么漂亮,论嗓音没百灵那样婉转,更没有啄木鸟那样讨人欢喜。当下不少鸟兽在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的追杀中都濒临灭绝了,燕子家族却人丁兴旺,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燕子的独特智慧,它既与人亲近,又不受人的控制,时刻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独行的风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是美丽的天使、报春的精灵,为人们及时传递着春天到来的讯息,有了它们,除了增添了一道道美丽风景以外,还寄托着人们的思念与守望、感恩与敬畏、幸福与温馨……
关键词: 秋去春又回的燕子
上一篇:童年的中秋节
下一篇: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在雷电中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