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美文 > 哲理美文 > 难忘的年味

难忘的年味

2020-05-20 09:46阅读数() 加入收藏

  小时候,过年的快乐永远难忘。一进腊月那浓浓的年味,就会扑面而来,随处都是忙年的身影。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了,过年那份欣喜劲却没了,不知不觉的年味儿就越来越淡了。——题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沂蒙山区老百姓的日子还很穷,物资十分匮乏,农村基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饺子,进入腊月一过小年。生产队就开始杀猪,每家每户会分上一斤肉,这样年夜饭就可吃上猪肉白菜饺子或者猪肉炖粉条子。于是一进腊月我们这些孩子就天天盼年,盼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可以看电影和痛快的玩。  过年吃饺子,主要是年三十晚间12点后,辞旧迎新的时刻,煮饺子、放鞭炮,饺子有新岁交子之意,图的是吉祥如意。大年初一的早晨吃饺子,大年初五的早晨也是吃饺子。这几顿的饺子年夜饭和除夕夜的饺子是现吃现包,其他时候吃饺子多数是煮冻饺子。除夕之夜的饺子要包进几枚硬币,谁吃到谁有福,我们兄弟都争抢着吃,我吃到的时候多。  小时候,平时难见荤腥儿,过年才能大快朵颐。那时靠吃粗粮,白面很少能吃上,只是时间长了调剂一下,豆油也不够吃,怎舍得熘炒烹炸。母亲每月都尽量少放油,积攒下来过年,年前再去附近的村换些豆油。这样过年时会凑几斤豆油,才可能炸丸子、炸鱼等,烹制这些菜,都很费油,平时,除非家里来客人是吃不上这些让我们说起来都垂涎欲滴的菜的。父亲年轻时,曾在饭馆里干过一段时间杂活,学会了一些烹调菜肴的手艺,只有到过年时他才会有机会一展身手。  年夜饭会做上满满一大桌子,鸡鱼不可少,特别是鱼一定会有的,一般都会买回一条鲤鱼,当然是冻的,做法主要是红烧或炖,一次不能吃尽,除夕夜接着吃,大年初一早晨还把它端上桌,取连年有余的意思。鸡的做法主要是小鸡炖蘑菇加粉条。  因为冬天天短,地理也没有活可干,大家都在家歇冬,因不干活也就不感到饿,老家有冬天吃两顿饭的习俗。(现在想来,主要是过去穷,普遍粮食不够吃,为省下点口粮不得而为之的无奈。)多数人家年夜饭从年三十下午三点多开始,大人从早晨就开始忙着准备、烹制菜肴。  饭前先敬天、敬地,然后才能开吃。年夜饭当然离不开酒,酒是本地的地瓜干酒,那时没有电视,自然也没有春晚可看,吃到六七点钟,小孩打着自己做的灯笼到处疯跑,走东家串西家,到善于讲故事的人家,听讲故事。也有大人孩子凑一起打扑克,玩不了多久,就要开始剁馅、和面,包除夕夜吃的饺子。  除夕夜以吃饺子为主,零点前把饺子煮上,吃前放一挂鞭炮。过年说话是有许多禁忌的,比如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坏了,要说挣了(指挣钱的意思),打坏盘子、碗,要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但小孩儿不懂,经常会说错话,因此常常会挨训。吃过饺子,开始守岁,小孩儿熬不了夜,到后半夜就困得不行了。  大年初一,还是吃饺子,母亲早把冻饺子煮好,叫我们起来,我们往往得我们要让大人喊多少遍才能爬起来。没等吃完,早起拜年的人就络绎不绝上门了,我们也草草吃过,也跑出去到别人家拜年。街上热闹非凡,到处是拜年的流动大军。拜年者进门先称呼,然后行礼,说“过年好!”。不知从何时开始,拜年的少了,后来电话普及,就打个电话拜年,给长辈、给师长。手机普及后,就短信拜年了。  除了过年吃饺子,年夜饭让孩子们狠狠地解馋外,过年吃柿子饼子、嗑瓜子,吃炒花生、还有平时很少吃到的糖果,那时糖品种很少早时只有地瓜糖,这些零食给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光带来无穷的乐趣。  过大年,除了吃还有穿,过年要穿新衣服,不像现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新衣服,那些年,多数人家都是在过年时,才会给孩子买一身新衣服。母亲手巧,是无师自通的裁缝,母亲每到过年,都会给我们兄弟四人每人做一套新衣服,衣服式样新颖,穿着合体,让邻人和小伙伴都羡慕不已。  其实,过大年最让孩子们乐不可支的就是玩儿。农村里临近年关都会包场电影,那时平时难得看场电影。所以一进腊月就是我们孩子们最忙的日子,走村看电影就是我们的快乐,临近的村庄都留下我们的脚印。偶尔也会走趟远的去十几里远的金矿看电影。因为金矿上有自己的电影机,年底天天放电影。可是很远,父母是不会让我们自己去的,所以我们就缠着大人带我们去。  不光能看电影,扭秧歌一般安排在初三、初五和十五都要扭,另外年底货郎们会走街串巷来卖些小东西,如果没钱可以拿东西换,香甜的糖块、好看又香的米团、还有我们最爱的摔炮和火鞭。……。  作者:张照准,青年作家。笔名:紫荆藤、紫金藤等。供职于临商银行。

关键词: 难忘的年味

上一篇:生命的考虑
下一篇:知音难觅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