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司之命,赴北京参加颁奖盛典暨创新论坛,尽管行旅匆匆,应该说也是收获多多,感受颇深。
一直仰慕北大深邃的学术思想、浓厚的文化底蕴、开放的创新精神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历史传统,遗憾每次去北京都没福分去北大校园亲身感验。这次颁奖大会会场恰巧设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可谓天赐良缘,让我与北大有了一个亲密的接触。
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是为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而兴建的,现在自然成为了学术、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讲堂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计构思巧妙、风格独特新颖,是全国高校中最大的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功能讲堂,在亚洲地区高等院校中也堪称第一。
走进北大讲堂的主会场,你会为其恢宏庄重、儒雅大度的气派而赞叹。不少与会代表兴许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兴致勃勃地蜂拥讲台,争先恐后地争抢在发言席上拍照留影。我默默地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笑逐颜开的代表,分享着他们的喜悦,但却无意去凑这份热闹。
北大是中国新思想、新潮流的摇篮和发源地,涌现过许多思想和文化的巨人,能够走上北大讲台的,或是政界领袖,或是学界精英,或是商界翘楚,或是艺术名流,这是一个连各国首脑政要都为之羡慕期待的讲台。人当有自知之明,我等不学无术,能走进北大讲堂瞧瞧也够荣幸了,岂敢还有非分之想。其实即使我能“炮制”一张在北大讲堂演讲的照片,相信谁都会不屑一顾,斥责为合成摄影、虚假照片。
颁奖仪式相当隆重,主席台就座的有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宗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刘精松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张序三中将,国际科学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执行主席、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高潮等元老,他们虽然年事已高,离职日久,但大会组织者把他们尊为颁奖嘉宾,确实也是人尽其用,让颁奖者再度感受台上风光荣耀的情景,让领奖者亲睹这些难得一见的高干风采,套个时髦的词语就是“双赢”。
当欢快的颁奖乐曲响起时,我代表自己的单位走上主席台,在眩目的照相闪光灯中,轮到给我颁奖的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著名教育家李燕杰教授。这是我跟他的第二次握手。10多年前他受邀到我的单位作过精彩的演讲,我负责接待他,现在我还能认得他,可是他早已遗忘了。
大会结束后,嘉宾和代表们一起在百年讲堂前拍摄集体合影,使我有了在北大的第一张照片,这也是一种荣耀,于我是弥足珍贵的。会议还为与会代表在北大食堂准备了中餐,我因和朋友有约在先,只得放弃了在北大食堂就餐的机会,我似乎也明白自己并不是“北大人”,无缘去吃北大的饭。
等待朋友的时间,正值中午时分,闲游在北大校园,满眼都是宣传海报,道路上摆着长龙般用以咨询的长桌,戴着绶带的大学生们来来回回,递给你一份又一份宣传资料,一辆辆汽车甚至还有出租汽车在人群中鱼贯而行,整个校园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犹如喧嚣的贸易集市。
这样的情景也会发生在北大,我感到特别的纳闷。上午我们与会代表400来人挂着代表证,拿着讲堂的入场券,全被堵在学校大门口。值班保安口口声声说没接到学校通知,谁也不让进去。大会组织者找不到联系人,急得面红耳赤,搔头搔脑,低声下气地跟保安说了不少好话,但神情冷酷的保安始终严守纪律,不徇私情。代表们进不了校门,被裹在车流人流之中,不由火气大旺,纷纷指责一直走在开放前列的北大如今竟然如此小家子气,缺乏名校应有的宽容和大度,连人们出入校园的自由都没有,还如何谈得上学术自由、思想自由。
这些指责也许有些偏颇,北大校园该不该为全社会开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也难以说得清楚,但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会议代表围堵在校门口吵吵嚷嚷,总是一道不雅观的风景。
代表们议论纷纷,指责声声,搞得那些保安瞠目结舌,有口难辩。最后代表们不耐烦了,不顾阻拦一哄而进,看着那些尴尬的保安,觉得真是有点难为他们了。其实不善通融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也有工作职责,也有安全纪律,能尽职做好保安工作,保住北大的一份饭碗,对于他们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我想,为什么我们不给予应有的体谅呢?!
北大有波光荡漾、灵气独特的未名湖,有巍峨耸立、匠心独具的博雅塔,这湖光塔影的如画景色,以及北大英才辈出的辉煌历史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都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挥手告别北大,我深情地再看了一眼,嘴里喃喃自语:北大,虽然与你无缘,但也总算亲近了你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