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倾城”的生意依旧清冷,“倾城”是一家我常去的咖啡厅,我猜想也许是因为地处拐角略显偏僻,又或者因为装修简单陈旧,总之这间咖啡厅从我第一次来到现在过去了大半年,从未见人满为患过。 因为离住的地方比较近,步行不过十分钟就能找到一个不错的靠窗位置和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所以基本上每个周末我都会带上一本书坐上一个下午。 我最常点卡布奇诺中杯,因为它在单子的最上面,中杯加5块钱就能换购一份不错的点心。 很多人看书的时候都会塞上耳机听音乐,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世隔绝,尽情在书中挥洒自己的感情。 我看书从来不戴耳机,可能因为天生的左耳失聪,所以耳机的世界里让我常常没有安全感。我是一个喜欢独处喜欢安静,也常常很感性,看到温暖的文字会微笑,看到似曾相识的场景会怀旧,看到感动之处,会突然流泪。 我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眼泪,我觉得会流泪的姑娘骨子里也定是很温情。 杯子里加了糖的咖啡我很少搅拌,未融化的糖沉淀在杯低,用吸管从上往下,喝到最后才会有丝丝的甜味入口,那种先苦后甜的味觉,细细品味下也仿若是经历了一场一瞬而过的人生。 朋友都觉得我太孤独,每个休息日都很少参加他们的聚会,他们甚至为我头疼,觉得我该出去走走,用他们的话来说,孤独是一种病,而我已经放弃了治疗。 可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孤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处在外人看来竟然是一种“病”。 我也常问自己孤独是什么? 我理解的孤独是一大群人围在一起,每个人都低头刷着朋友圈,只有我抬着头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的那瞬间。孤独是夜深人静的夜里,看着三位数的通讯录,你拿着手机反复琢磨,却不能打出去的那一刻。 总之,我觉得孤独不是独处的时候。 大学的时候我是孤独的,因为第一次离家几百公里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离开了闺蜜的陪伴,孤独的痛苦常常让我深夜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泣,孤独化作我笔下一本又一本日记。 我那时候恐惧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接热水,甚至是一个人走路。感觉周围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担心别人眼里的自己孤僻、不合群、没朋友。 所以常常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的时候,总是给朋友不停的讲电话,假装自己没落单,自己有朋友。后来怕他们会烦躁我这终日的喋喋不休和小心翼翼的过活,就演变成一个人拿着手机假装打电话。 这种场景有些人一辈子都不能体会,但是却深刻的陪伴了我整个大一。 但是唯有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才会有安全感,一个人走在路上也敢直面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仿佛是怀里揣着有魔法的宝贝一样,赐予了自己勇气和强大的内心。 后来我便爱上了图书馆。 老师说,孤独是因为你们没有梦想,恐慌于成长路上被未来和外界施加的压力,于是把所有的迷茫和未知痛苦归功于孤独,因为独处给了你们一个人胡思乱想的空闲时间。 我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那时候不能理解,直到后来每天清晨从沉沉的梦里醒来,拉开窗帘发现梦想和阳光都在,心里便无比的踏实幸福。 那时候为了写上一篇好的文章,为了听到每天中午校园的广播里播音员念的都是自己的文字。多少次在纸页上反复修改,重写再修改,无数次的反复投稿。一个人在图书馆找典故,一忙活就是一个下午,也忘记了当时有没有觉得孤独。 如今网络信息发达,各种供人消遣的娱乐设施和游戏APP琳琅满目,每天换着法子的帮着人们打发每个无聊的休息日。 可是我们并没有觉得日子充实。 就像这间咖啡厅一样,我常常担心因为客源太少,因为设计简单,因为没有团购的优惠噱头有一天咖啡厅会关门。 我私下问过他们的服务员,他们服务员告诉我说,他们老板是一个离婚的三十多岁的女人,这商铺是他老公留下来作为补偿给她的,她拿来开了一间咖啡厅,因为没有租金产生,所以省去了一大笔开销,营业额能供得上员工工资和日常开支就好了,这也是老板的原话。 他说他们老板是一个很知性优雅的女人,咖啡厅里的音乐都是她亲自选的,她说她年轻的时候就和所有的女孩一样梦想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厅,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 现在她在路上,常写一些游记之类的给一家旅行社供稿,她偶尔回来店里,会给大家带一些新奇的小玩意,也常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诫我们:梦想是永远的保养品。现在她的文字陪着她在旅行的路上,人生充实而又美好。 我不知道服务员说的是不是真的,惊讶的同时一瞬间我有点恍惚。 我仿佛从服务员兴高采烈的表情里看到了一个笑若桃花,温文尔雅,温淑静美的女子的模样,这些常常出现在小说里的桥段,如梦里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境。 听到这些,你能说“一个人”便是孤独的代名词吗? 若你的人生路上,虽然独行,但有喜爱的音乐,有温暖入心的文字,有干净清新的空气陪伴着你的梦想一起上路,你还会觉得孤独吗? 当你每天醒来,发现梦想和阳光都在,你还会孤独吗?
关键词:
孤独,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梦想吧
上一篇:走过故土
下一篇:圆残疾女站一切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