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美文 > 哲理美文 > 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2021-10-11 18:43阅读数() 加入收藏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撼天动地、气吞山河的话语描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可逆转”!“不可阻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心和深厚底气。


前所未有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深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发展前列。近代以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使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鲁迅的诗句写出了当时爱国志士的拳拳忧国之心。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在哪里?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79—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7%左右的水平。


——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


——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在若干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精神更为昂扬、主动,展示出举国同心、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


……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为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图为3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向总书记敬礼。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中华号”巨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人民自己的事业


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同志豪迈地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时空接通,历史连线,展现出两位领袖同样深厚的人民情怀、同样坚定的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改变中国命运、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从来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身上潜藏着无穷的伟力、无尽的智慧、无限的激情,“是烈火,是火山,是太阳”。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是奔湍,是弹丸,是惊雷”,将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干事业,只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也就能够最终办成。”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这样强调。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可以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大海,由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翻开近代以来的史册不难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力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奋斗中赢得未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能够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在于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就在于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大能力,始终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是唯一能够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党。如今的中国共产党,犹如一块“整钢”,全党爱戴核心、拥护核心、紧跟核心,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前所未有的组织严密,前所未有的健壮强大,展示出无与伦比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定最可靠的推动者、引领者、实践者。


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走进位于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这句誓言格外醒目、让人动容。今天,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光明大道。


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新路。中国道路的成功启示世人:现代化道路不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大势,符合人民期待,始终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而且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刚刚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在马克思、恩格斯塑像前,总书记停下脚步,指着玻璃展柜里的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等文物问道:“这些是复制件还是原件?”得知手稿都是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方收集到的原件,总书记感慨:“那很珍贵!”


“很珍贵”,话虽短,意深长:珍贵的手稿承载着“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图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思想就是力量。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阐明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深刻道理,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是“行”的内在根据。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奋力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新时代交汇融合升华的思想理论结晶,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


恩格斯曾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图景必定不断变为现实。


有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感慨引起强烈共鸣。


看似寻常最奇崛。平视世界,这其中透露和折射的不只是物质实力的极大增长,更是精神力量的主动和昂扬,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彰显,是近代以来“失掉了自信”的中国人重新“找回”了文明尊严。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一个没有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


历史因精神而生动,也因精神而伟大。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始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踏上复兴之路、开创伟大事业。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扬伟大革命精神,高度重视精神力量的激发和培育,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建设。他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他反复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今日之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理想信念旗帜鲜艳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向上向善文明进步之花处处绽放。这是中国人民精气神旺盛昂扬的时代,这是中国文化创新创造、繁荣昌盛的时代!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一道,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时郑重宣告。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更好前进。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从而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洞悉世界大势,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人民期待,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确保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2020年7月15日,世界上首条主要输送风光新能源的青豫特高压开始输电。源自青藏高原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电力,跨过崇山峻岭,源源不断直送中原大地。随着配套电源建设,青豫特高压预计到2023年底可实现满功率运行。届时这条电力“高速公路”每年将输送绿电412亿千瓦时,相当于1/3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图为2021年6月17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拍摄的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 新华社发 谢莉蓉/摄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应斩钉截铁:“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总书记指出,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总体看,动力胜过阻力,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德不孤,必有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的和平发展事业不仅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而且得到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世界人民的支持。“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复兴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更充满光明、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各种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旭日已东升,雄狮已苏醒,巨轮正远航!


关键词: 伟大复兴不可逆转

上一篇:绝美的瞬间(优秀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