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只想当医生的王亚平,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飞行员,更不敢想有朝一日会飞向浩瀚宇宙,变身中国第1个进入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随着神舟13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最美航天员”王亚平,成为站在高光处最靓的女神。
本期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41岁的女人,是如何从偏远农村的女孩,一步步成长为飞向太空为女儿摘星星的最美航天员。
1·樱桃之乡的农家女
王亚平是山东烟台人,1980年1月出生于“樱桃之乡”张格庄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植果树为生。家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妹妹。
80年代的中国农村,情况好不到哪里去。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亚平在上学之余,每天都要帮父母干活。一次次辛苦的劳动,不仅锻炼了她良好的体魄,更铸造了她坚韧的性格。
只不过小时候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飞行员,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成为航天员。那时候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当一名医生或者是教师,长大后努力挣钱,好好孝顺父母。
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在90年代,很多成绩好的初中生,大多选择去读师范类中专,只有考不上中专的学生,才愿意读高中。因为当时中专毕业后大多包分配,能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父亲也希望女儿读中专,好早点出来工作,过上平淡安稳的生活。
但是王亚平却不愿意这么想,她偷偷改了志愿,去上了高中。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96年底。
有一天,王亚平正在路边擦自行车,几个同学跑来告诉她,济南空军招飞办正在烟台招飞行员,叫她去试一试。她抱着试一试的看法,参加了这次招飞考试。
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王亚平不负所望,在全国几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7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2.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
进入长春飞行学院后,王亚平一边学习大学课程,一边学习飞行驾驶,非常辛苦。
但是,她自己心里知道,既然已经从几万人中奋力杀出,就绝不能掉队,绝不能拖后腿。原本她的身体素质就非常优秀,心理抗压能力极强,再加上在学校经历的系统训练,让其迅速从一个稚嫩的高中生成长为空军出色的女飞行员。
2001年毕业之后,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能够熟练驾驶4种机型。
在随后的几年中,她多次参加救灾抢险任务。2007年,重庆遭遇特大旱灾,王亚平受命实施增雨任务。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她又再次驾机参加抗震救灾,连续奋战7个昼夜。同一年,为保障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王亚平驾机参加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另外,她还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
每当一声令下,英姿飒爽的她就会驾驶飞机,出色圆满完成任务。在做飞行员的9年时间里,王亚平在天上飞翔了800多个小时。
3.摘星星的女航天员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功实现国人千年飞天梦,举国欢腾。坐在电视机前的王亚平,心情激荡,再也坐不住了——既然中国已经有了男航天员,那为何不能有女航天员呢?她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中国女航天员。
于是,当2009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2批航天员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王亚平和刘洋同时入选,成为第2批预备女航天员。
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王亚平在日常残酷训练结束之后,还要主动加练一个小时。不知道流了多少汗,不知道流了多少泪,但付出总有回报。
2013年6月11日,她成功入选神舟10号航天员,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太空之旅。这一年,她33岁。在这次太空旅行中,王亚平为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太空课,轰动全国。
鲜花和掌声,并没有让她停下脚步,而是给了她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在圆满完成神舟10号飞天任务3年后,她和丈夫迎来爱情的结晶,生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
这一年,王亚平36岁。
生完女儿之后,她的工作重心再次回到伟大的航天事业,积极恢复训练。航天员的日常训练辛苦且枯燥,仅水下模拟失重环境出舱训练一项,每次都需要训练5~6个小时。王亚平说,每次出水后,端不稳碗、夹不住菜,称下体重,能直接降个1~2公斤。
更可怕的是在离心机上进行超重耐力训练。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多能承受4G的离心力,但是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8G的过载训练。训练的标准是坚持30秒,普通人可能连几秒钟都坚持不住,但航天员们从来没有按下过暂停键。
正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辛勤的付出,让王亚平在距离第一次飞天8年后,再次登上太空。这一次,她将成为中国第一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更是第一个出舱作业的中国女航天员。临出发前,5岁的女儿让她摘颗星星回来,而且只要一颗。因为女儿担心,摘多了天上就不亮了。
我相信,此刻,王亚平正在太空中为完成航天任务而努力,而我们更应该向他们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畏无惧,勇敢探索,才有了实现我们探索宇宙,完成飞天梦想的荣耀时刻。
致敬英雄!
关键词: 41岁“最美航天员”,时隔8年再飞天,王亚平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级战备状态有几次,你知道吗?
下一篇:没有了